ERP实施程序包括这些步骤:
①选择实施ERP强迫症症状项目(即引发患者痛苦和仪式行为的情境或情形);
②实施想象暴露;
③实施现场暴露;
④巩固暴露成果。
第一步,选择实施ERP强迫症症状项目。
为了保障首个ERP暴露取得成功,最好选择仪式行为为外部可见的行为(强迫行为),如洗手、检查之类,不要选择患者内心的操作(强迫思维),如用“好”想法去对抗“不好”想法,这是因为强迫行为要比强迫思维容易观察和控制一些。
在强迫症症状的痛苦程度排序清单中,选择分值为3~4分的项目作为起点,最好不选择3分以下的项目,因为不太有挑战性。
首个项目ERP流程完成之后,就选择在清单中排序在后的项目进行暴露,按照痛苦程度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如果两个项目的痛苦指数相同,都需要进行暴露,也就是说,所有让患者感到痛苦的情境都需要暴露。
第二步,实施想象暴露。
尽管在ERP程序中,想象暴露并不是必需的,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建议先进行想象暴露,然后再进行现场暴露,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了具体理由。
对于选定的暴露项目,我们需要先进行想象暴露。
想象暴露应当先在心理咨询室实施,心理咨询师与患者讨论想象暴露的剧本,这个剧本把患者担心的后果包括其中就非常重要。
在想象暴露的时候,患者需要忍受不断增强的焦虑情绪,并且不能采取转移注意、分心或者停止想象的安全行为方式,患者需要等待焦虑症下降才能停止想象。
接下来,患者还需要把这个项目的想象暴露作为家庭作业,回家后继续进行想象暴露。
由于患者自行实施想象暴露时没有咨询师在旁,因此,我们通常会把想象暴露的文本录制成音频文件,音频文件长度为3~4分钟。
患者在想象暴露时,需要反复循环聆听录音,直到焦虑程度下降到预定水平。
第三步,实施现场暴露。
现场暴露是ERP的核心部分。完成想象暴露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安排相同项目的现场暴露。
患者需要主动、积极创造现场暴露的条件,争取更多的暴露机会。
现场暴露和想象暴露一样,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持续、反复的暴露。
仪式行为阻止是现场暴露的必备条件,不能阻止仪式行为,现场暴露没有意义。
当患者没有做到阻止仪式行为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和患者讨论原因,而后再继续挑战,只有阻止仪式行为的暴露才能算作一次成功的暴露。
有时心理咨询师不在现场,患者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作为社会支持,协助其进行现场暴露,但这里需要注意他人在场不能是这个暴露的安全行为。
现场暴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验证威胁性认知为假,因此在现场暴露之后,咨询师需要与患者讨论威胁性认知的真实性,患者对威胁性认知的相信程度等内容。
如果患者对于这个暴露项目的主观痛苦指数下降到2分及以下,并能停止仪式行为,就说明现场暴露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就可以结束这个项目的暴露任务,选择其他暴露项目来实施ERP。
第四步,巩固暴露成果。
当某个项目暴露完成时,我们就可以继续执行主观痛苦指数分值更高的项目。
当我们挑战难度更高的项目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巩固原来的暴露成果。
巩固成果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想象暴露,当我们挑战痛苦程度更高的项目时,我们也可以安排对过去已经完成的想象暴露任务进行再次的想象暴露;
第二种是现场暴露,已经完成现场暴露的项目在生活中再次出现时,患者需要按照已经暴露过的方式来处理,忍受焦虑(如果还有焦虑的话)并阻止仪式行为。
这样的做法既是巩固暴露成果,又是对过去暴露的复习。
这里需要提示大家,对没有实施过现场暴露的项目,也就是主观痛苦指数更高的、还没有安排现场暴露的项目,不要要求患者进行现场暴露。
患者面对这些没有做过现场暴露的情境时,可以继续用原来的方式应对,包括使用仪式行动。
只有安排现场暴露后,患者才需要改变仪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