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3季第10天
一、今日学习课程内容及我的思考?
今日学习《东岳学习坊》第一模块第六课
关于东西方文明两极分化的内在求存机制。
以下是几点学习体会
一是, 东岳先生讲:文化不是诗词歌赋等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某种谋生行为以及意识体系。求存的过程即是文化生发的过程。求存的状态就是文化。这一观点很是颠覆。原来都只是将文化和文明区分而开,文化是特性,而文明是共性。从未细致的深思过特性是如何产生。如此说来,如果是针对求存而产生的一系列形态表现为文化,那么动物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再进一步,求存必然涉及地理、气候、甚至宇宙环境,那么外在自然条件必然会对文化进行根本性的影响。
二是,关于中华文明为什么会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如果不重农抑商会产生什么影响?东岳先生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因为我国的地理,比较封闭,决定了中原地区才可以唯一种粮的环境。而且农有十倍利,商有几十倍利。如果开放商业必然大量人经商,导致粮食作为交换资料,持续性丧失,最终导致粮食紧缺。而地中海恰好是以物换取生存资料——粮食,跟我们恰好相反。这个观点十分有意思。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时重农抑商从管仲开始、到商鞅基本成型,基本上是一个战时体制需要,而到了中央集权之后的朝代被延续,那果真商业在中国走不通嘛?如果以东岳先生所说的求存而言,到了农民不足时,粮食紧缺,必然大量的人去生产粮食以求得利润,商业看不见的手会自然调配,使得保持粮食生产与物质交换的总体平衡,但是这会带来一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计划性,这都与战时的状态所抵触,战时需要一个稳定的、可计划的、可预期的调配储备。我偏向于认为战时的机制促使重农抑商,而传统是被保持。如果不重农会导致饿毙,可能概率极低,毕竟都求生存。
二、今日相对于之前,我的思考/进步是(工作、生活、心态等均可)?
今日终于早起一会,之前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基本上都是7点以后才开始起床,目前在纠正自己的毛病,这次提前了半小时起床。由于之前作业拖沓,导致晚上才写完,基本2点以后才入睡,晚睡后又懒惰不想早起。早起后发现其实作业放在早上一天可以更从容一些,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一点。临到冬日,惰性总被激起,严格列出计划,一点一点去对抗惰性。
三、明日计划及当日计划完成情况是?
今日计划:
1.运动: 跑步3km 完成
2 读书:读生物专业书5本,闲书25min 未完成,读了三本,看纪录片2个。
3认真阅读每一位同学的作业 完成
明日计划:
1、运动:跑步3km
2、读书:读书1h
3、认真阅读每一位同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