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法A计划

初见《老喻的人生算法》是在去年七八月份

当时我内心的感受:卧槽,这写的啥鬼东西,一脸懵逼,完全看不懂在说啥。

现看《老喻的人生算法》,我内心的感受:天哪,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我怎么没早点遇见它。

emmm...真香


真实世界是不确定的。具体而言,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两个不确定的世界:不确定的内心世界,和不确定的外部世界。

《老喻的人生算法》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

A计划,针对的是你内心世界的不确定性;

B计划,针对的是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A计划的目标,是把你打造成一辆赛车;B计划是要让你这辆赛车,在正确的赛道上获胜。

这就是人生算法的主要目的。

以前我一直认为人只要不停地学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就好了,迟早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成了井底之蛙,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后,我越发现我身边的人都很努力。

万千世界,我只是其中一只蝼蚁,渺小若一粒尘埃,努力上进的人不计其数,那既然都很努力,凭什么出人头地的是我?凭什么!

我也曾想去了解那些牛人的成功路径,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对比一下我们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到底有何不同?但是苦于找不到渠道,后来就不了了之,幸好遇见了人生算法这门课程。

人生算法总结了,地球上最厉害的那些人的底层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让你成为解决“不确定问题”的高手。


接下来,就进入到正题。

何为“算法”?

按照老喻的说法就是算法指的就是可复制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

举个栗子

你按照一个精确的食谱烤面包时,食谱上写着加入20克白砂糖,放入180度的烤箱里,烤30分钟等等,这些步骤就是一个算法。

如果一个红烧肉的菜谱里面说放盐少许,葱花少许,这可能就称不上算法。因为没有量化,它就不能复制。

所以这门课讨论的算法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词:解决问题、步骤、量化、可复制。


A计划

A计划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塑造你自己,有点儿像制造一辆汽车。那这辆汽车应该怎么造呢?

首先要理解一下造车四大法则:使命 环境 行动 反馈

使命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里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这里的使命指的是就是打造好自己这辆车,财富和成就只不过是这辆车经过和到达的地方而已,

当你为了某种使命而生活时,你未必一定要中大奖,也能从每天的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

使命不知道哪一天到来,但在此之前你需要为了你的使命,虔诚地准备着。

环境

现实是一片烂泥地,法拉利未必比拖拉机跑得更好。

现实世界,不是一个比拼设备的赛车场。高配不一定是赢家,低配版本同样有很多机会。

再每个伟大的事物,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iPhone刚出来的时候,也不比诺基亚好用多少。

乔布斯曾说,做事的人和做梦的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能不能马上开始行动。

所以你现在的环境无论有多糟糕,请从现在开始打造你自己这辆车,行动比不行动要好。

行动

你应该一边装配,一边驾驶,别搞火箭发射。

什么叫火箭发射?就是假设现实高度可控,未来可以被预测。通过聪明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你就能取得好的结果。

可惜真实世界是不可预测的,根本不存在准备好的那一天。现在公认可行的是“精益创业”模式,我们必须在行动中去学习。

反馈

反馈是冠军的早餐。我们在造自己这辆赛车时,要从全局性和动力机制出发,建立反馈系统,不断纠错、更新、迭代。


人生九段

初段:闭环。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用放大镜来拆分认知行为,一个完整的闭环有“感知-认知-决策-行动”这四个动作,四个动作头尾相连形成圆圈。

我们来拆解一下大脑工作的慢动作。我们把“从获取信息到采取行动”这个过程,当做一个认知行为的最小闭环,它特别像一个四人接力赛:

第一环节是感知。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首先要从外界去获取信息,这时你要充满好奇心。

第二环节是认知。

你要把各种可能性都罗列出来,评估每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这时你要能保持灰度,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哪怕是你不喜欢的。

第三环节是决策。

你必须作出黑白分明的选择。即使你没有把握,你也要发出清晰的指令。

第四环节是行动。

你就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执行者,就像闯进了瓷器店的大象,要勇往直前地完成任务。


所以,这个接力赛是由这四个人完成的,他们分别叫 “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和“疯子行动”。

这一个接力赛就是人生中的一个个小切片,每一个切片里,我们完成了一次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闭环。一个个小闭环,随着时间不断叠加起来,就构成了我们整个人生。

人与人之间,一个小闭环差别不大,但一个个闭环不断串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区别。

所谓初段的闭环,就是指我们要积极去做这四个动作,把闭环完成。闭环是为了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给自己的未来按下启动按钮。

我们通常认为,闭环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其实不是,它甚至也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而是要给未来一个交代。

只有迈出行为的第一步,你才能和未来有了链接。这样你就能理解了,为什么闭环是人生算法A计划整个九段的基石。

所以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与其去闷着头想,憋大招,不如迈出双腿,先完成一个闭环再说。勇于尝试,不停修正,最终你自然会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二段:切换。 在大脑的自动驾驶模式,和主动控制模式之间自如切换。

大脑有两种套运行系统,“自动驾驶模式”和“主动控制模式”,也就是《思考快与慢》当中的系统1和系统2

驾驭大脑的两个系统

自动驾驶模式的特点是很快,例如你驾驶汽车遇到突发事件时猛踩刹车,这是个自动处理的动作,包含了反射、本能、直觉、冲动。

主动控制模式则显得有点儿慢,但它需要深思熟虑,你需要调用经验、记忆、分析、理性。

这两个模式也经常发生错位,该自动驾驶的时候控制太多,而该主动控制的时候却自动驾驶。

高手把一件事做好的秘密就是,最开始交由“主动控制系统”来管理、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就由“自动驾驶系统”来接管。


那怎么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呢?

行为学和电生物学的综合研究告诉我们,先将第一项任务自动化,你就能够有更多的心智资源投入到第二项任务中。


怎么才能打造,在两种模式之间自如切换的能力呢?

攻略一

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动驾驶系统”。

攻略二

在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后,积极用“主动控制系统”复盘。

攻略三

在大脑中用“主动控制系统”去模拟“自动驾驶系统”。

一切脑力活动,最后拼的都是体力;一切体力活动,当然只是那些看起来以体力为主的活动,最后拼的都是脑力。

如果你能同时掌握两个系统,并且在中间自由切换,那你就可以成为“人生算法”的二段高手。

三段:内控。 有四个核心内控点: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我们要造的那辆车的四个轮子。

在三段内控这个阶段,你需要知道,一次完整地认知行为,实际上是由4个最为关键的控制点组成的。

认知飞轮

“认知飞轮”由感知 、认知、决策以及行动这四个节点构成:

在感知环节,你像个情报员,获取外部信息,所以你需要很敏感;

在认知环节,你像个分析师,你需要特别理性,考虑各种变量,并且给予公平的估值;

在决策环节,你像个指挥官,你必须根据分析师的评估计算,作出一个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必然是有取舍的,你需要十分果断;

在行动环节,你像个战士,需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执行任务。

一个完整的认知飞轮,就像一场4乘100米的接力赛,是由4个人共同来完成的,他们分别叫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

“感知”跑完了把接力棒交给“认知”,“认知”跑完了交给“决策”,最后由“行动”来跑最后一棒。

这四个人彼此交棒的那一刻,就是“内控点”要介入的时候。

史蒂芬.柯维曾说过一句话,“在外界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间,我们的回应就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我们的成长和幸福蕴含在我们的回应中。”

其实这就是介入了“内控点”。我们的认知出现问题,也经常发生在这些点上。

例如,“感知”作为侦察兵获取了某个信息,结果到了内控点他不交棒,拖到认知环节。你知道一个人如果太敏感,就会有些情绪化,也很难客观地评价各种可能的情况。

又比方说“认知”这个人,更像一名军师,优点是特别智慧,考虑问题周到,但让他拍板,可能就会因为想法太多而优柔寡断。所以到了“决策”这个内控点,他必须把接力棒交给一名将军气质的人。


把握内控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那如何更好的操作内控点呢?巴菲特有一种内控法。

巴菲特说自己如果不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理由,就绝不交易。这个交易可能是错的,但自己必须有一个“交易答案”。

比方说,在纸上写:“我今天要花500亿美金来买苹果公司,因为……”

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不要买。

写在纸上能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建立了一个节点,人为制造了一个“内控点”,防止爱欺骗自己的大脑过于冲动。

四段:重启。 我们要装配大脑装置:学会归零、复盘、重启。

“人生算法”A计划的三段,内控。不仅一个认知飞轮里有四个内控点,两个认知飞轮之间也有内控点。而且在两个认知飞轮之间,你需要装上一个重启键。

当我们完成一个认知飞轮,需要重启下一个认知飞轮。在这个控制点上,往往会有两个挑战:

第一,舍不得去掉旧的;

第二,无法开始新的。

第一个挑战:舍不得去掉旧的

比如说看电影,付钱后发现电影不好看,你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不好看,但忍着看完;

第二种,退场去干别的事情。

你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时候你应该假设:如果这张票是免费的,我看还是不看呢?

那你当然应该退场,还能省出时间干点儿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来降低未来的机会成本。而硬撑着看,你还要继续受罪,时间也浪费了。

理性的决策,告诉我们要放弃沉没成本,除非放弃所带来的新问题,造成的成本更高。但是,恋旧本质上其实还是因为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放弃现有局面后,可以创造更好的东西。

第二个挑战:无法开始新的

人类不光有“损失厌恶症”,也特别不喜欢不确定性。

但现实中不可能什么都准备得好好的,很多时候其实是“只有东风,万事都缺”。即使条件不充分,你也要能“扣动行动的扳机”。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两大难题呢?

有两个“精神装置”,可以帮助你构建自己的“重启系统”。他们分别是两个角色,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自己代入这两个角色的视角中。

第一个,“外星人”视角。

假设有个外星人,突然飞到地球,接管了你的生活,你应该忽视那些让你纠结的沉没成本,面对问题,提出理性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阿尔法狗”视角。

阿尔法狗会把所有的事实,当作已知条件,然后像一个解题高手一样,重新配置资源,积极计算,寻求最佳答案。

不要沉迷自己的思路和假设,每一步都把当前的局面当做已知条件,作出当前情况的最佳选择

一个人不是靠一次的击球,而是靠整个系统、靠概率来获得胜利的。一个球打得好坏,一件事情的得失,并不影响全局。关键在于,一个球打完了,一件事情结束了,你能够马上复原,重启下一个全新的“自我”。

五段:增长。 我们要测试可以加速的自我进化系统。

我们学会了如何开启下一个闭环。但一个新闭环对上一个闭环,只是复制还不够,闭环和闭环之间,还需要增长。

那怎样才能实现增长呢?

有效的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增长假设;2.增长验证;3.大规模增长。

怎么理解?打个比方,首先你要有种子,才有增长的可能。因为没法确认种子一定能发芽,所以叫“增长假设”。这是第一阶段。

然后呢,我们要开始做“育苗实验”,看看哪些种子真的可以发芽,对前面的假设进行验证。这是第二个阶段“增长验证”。

只有完成了前两个阶段,才可以进行大规模种植。这是第三个阶段,真正的“大规模增长”。

在现实中,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在“增长思维”上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有内核,没增长。产品好,服务好,但没法做大。结果,要么维持着手工作坊的状态,要么就慢慢地消失了。

还有一个误区是——没内核,乱增长。种子不对,也没进行育苗实验,就开始大规模种植。前段时间有家公司叫星空琴行,地推能力很厉害,迅速开了很多家连锁店,但是因为商业模式根本行不通,很快就倒闭了。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即使你再有能力,你没有增长思维,成长就会受到限制;假如没有基本能力,只谈增长,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概括而言,对于个体来说,增长思维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分为三个阶段。 在输得起的时候快速试错,积极探索,目的是找到可持续的、可规模化的增长公式,也就是你的个人算法。

具体如何执行呢?

第一步,假设:建立最小化闭环。

第二步,验证:找到北极星指标。

验证,其实是确认两件事:第一,获取一个正向反馈;第二,找到单一指标的关键要素。

第三步,执行:设计增长策略。


对个人来说,你只有找到可学习可复制的增长模式,你的努力才有可能转化为收获,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六段:内核。 这一段,要发现你的核心算法,也就是打造你的发动机。

内核,就是要找到核心算法,发现你自己的商业模式的种子。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要经历找到自己内核这一步。

内核有两个特点:

第一,要简单,这样才可以大规模复制;

第二,要有构建系统的潜力,这样才能防止被别人复制。

先看第一个特征,是简单。但“简单”这个词可不简单,它要满足三个关键指标:大概率事件、可复制、大规模。

首先,内核得是大概率事件,它是生活中大概率会重复发生的事。

好吃的火锅会有很多顾客,这件事已经被重复验证过了,是可以重复实现的大概率事件,而不是拍脑袋,靠热情、梦想或者运气。

其次,内核要可复制。

其实世界上排在前面的餐饮品牌,例如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差不多都有一个特点:容易复制。

这就回到了开头的那个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没多大,最后差别在哪?就是你有没有复制自己的能力。别人开一家店,我能开1000家店,那差距可就大了。

怎样找到自己的内核?

我们的难题不在于做好一件大事,而在于找到一堆可重复的小事。

怎么样实现这一点呢?你需要做到三点:一、把握时机;二、依靠禀赋;三、形成专业。

第一,把握时机。 你可以选择你在哪,但你不能选择时代。所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把握时代的机遇非常重要。

第二,依靠禀赋。 什么叫禀赋呢?就是指天赋,以及你已经拥有的资源。比方说海底捞的张勇,他的禀赋就是“懂服务”,从而才能构建文化系统。

第三,形成专业。 光有上面这些还不行,你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打磨,进而形成自己的专业护城河。


七段:复利。 让你的最小内核转动起来,实现价值最大化。

求解出自己的内核,就是在为复利作准备。有了种子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大面积种植森林。只有当前面的六段都准备好了,七段复利才会释放出“几何级数增长”的力量。

传统意义上,真正靠谱的复利也就两种,要么是资金固定收益的利滚利,比如储蓄;要么是不动产的持续增值,就是在正确的区位买房。

而很多人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复利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停,它不是无限复利下去的。

那怎么样才能克服复利停止的风险呢?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的观点,特别简单粗暴:垄断。

对个人而言,什么叫垄断呢?

举个例子

不管你觉得自己内心有多么丰富,你在其他大部分人心目中,可能就是一个标签。比如,那个特别能聊天的,那个做PPT的家伙,那个搞投资的,那个卖房子的等等。

其实,这个标签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价值,意味着你占据住了一个赛道。别人有相关的需求,也许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你。

所以说,你在一个公司里面地位是否牢靠,不取决于你有多厉害,或者是有多么勤奋,而是取决于你是不是占据了一个心智,是不是“不可或缺”。这就是个人意义的“垄断”。

除此之外,你还要学会延迟满足与持续学习,

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学习,是持续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动力。

简而言之,你需要洞悉时间的机制,用持续学习来构建自己的“垄断”优势,致力于获得长期收益,从而创造复利效应的奇迹。

八段:愿景。 这一段是不确定世界的人生导航。

在前面的7个段位中,我们不断地探寻真理,直逼内核,像滚雪球一样收获复利。滚雪球这个动作听起来很轻松,但要实现没那么简单。

人生长路漫漫,你会遇到挫折,你可能在不确定的现实森林里迷路……这个艰难的过程很像希腊神话里受惩罚的西西弗斯,他每天必须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等石头滚下来又推上去。

这时候,我们需要愿景,需要抬头仰望星空,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越伟大的企业和个人,越会强调愿景。

愿景由两大要素组成,核心理念和未来蓝图。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蓝图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比方说,迪士尼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使人们过得快乐。

那我们该如何找寻自己的愿景呢?贝佐斯有3个秘密武器,值得学习。

秘密武器1:发现有什么是未来十年不会变化的。

我们都喜欢关注变化,但对于找到愿景来说,不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什么东西是不变的?其实就是常识,以及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好事物。

秘密武器2:最小化后悔表。

“假设自己80岁高龄时回看自己的人生,现在没有创业,到时候会不会后悔?”如果后悔那就果断去做。当你作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你也可以这么去问自己。

秘密武器3:“以始为终”战略。

什么叫“以始为终”战略?贝佐斯认为在零售业,客户永远不变的就是想要更低的价格,更快捷的配送和更多样的选择,也就是多快好省。他的做法是,先想明白终极问题,再进行逆向操作。

九段:涌现。 我们要形成自己的个人系统,收获人生涌现效应的果实。

什么是涌现呢?

涌现来自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是复杂系统中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特征。

在系统科学中它说的是,大量微观的个体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后,就会有一些全新的属性、规律或模式自发地冒出来,这种现象就称为涌现,而且最后的效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 成功的要素可能很简单。

想要成就非凡的荣耀,并不需要每一个基本要素都非凡。就像能够找到最佳路线的蚂蚁,单个儿并不需要有很厉害的大脑。

2. 重要的是系统。

一个妈妈拍自己的孩子,拍了17年。这是一件可持续、有机会由量变跃升到质变的事情。但大多数事情并不是简单重复就可以形成系统的。例如一个人再勤奋,大概率也很难成为诺奖得主。这里面的差别在哪?如果你没有系统,努力是无法叠加的。

如何构建自己的系统?

一个人也可以构建自己的系统,怎么才能做到呢?

你需要切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我们引入“时间”这个变量。

在一个个时间切片里的我们,就像一只只蚂蚁和蜜蜂。此时此刻的你,和下一秒的你,就是两只蚂蚁。作决策的你是一只蚂蚁,行动的你是另一只蚂蚁。无数个不同时刻的你,叠加在一起,就像蚂蚁社会一样,构建了一个智能系统。所以,你自己就是一个超级智能系统。

蚂蚁之间的传输控制协议,是这个智能系统的算法。 不同时刻的你之间的关系、反馈、奖赏和连续性,就是你的算法。

通过这样的比喻,我们就能理解,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差别不大,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

差距就在于,有些人是有系统的,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系统。

有系统的人,就是有算法的智能系统。这样的系统能够不断进化,可以创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奇迹。这就是“涌现”。

那怎么搭建自己的系统呢?

其实就是《人生算法》A计划的九个段位。这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找到自己系统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人生定位”和“个人战略”。

我们再回顾一下《人生算法》的造车计划,四个轮子是“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发动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核,导航系统是愿景。

这辆车就是你我的个人系统,通过它,我们才能长途跋涉,去坚持做长期且有复利的事情。

从初段到九段,正是一个形成个体的人生算法的过程,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算法的系统来经营。

一个人成功的最大秘诀是:找到可大规模复制的、具有连续性的“大概率事件”作为内核,这样才能像一辆车一样跑起来,进而收获人生的复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