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非常好的古诗词佳作,被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知者甚少,现在,让老文带你一起,发现这些被淹没了的古诗词佳作和他们的作者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宋 / 李觏 / 乡思
李觏(音“构”),本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昇的后人,只是时至北宋中期,早已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更为艰难,母亲为了供他读书,只能白天做农活,晚上做针线。这又是一个传说中的天才,六七岁便通习诗书,十二岁文章传世,二十岁便名满天下。
可惜,天才不善考试的悲剧又一次发生在他身上,并没有出现金榜题名报答老母养育之恩的桥段,本是神童天才的李觏,从十七岁开始考试,考了一次又一次,考了十多年,却连乡试都没考过。后来难得皇帝开恩科,特召这些有名的大才子入京,结果他还是没考中!
转眼已过而立之年,李觏彻底心灰意冷,再也不想考了,回到家乡南城,著书立说,而后开堂讲学,而且,放下一切的李觏并不只是照本宣科的讲前人讲过的东西,他讲的东西,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各方学子慕名而来,学堂弟子一直保持百来人的规模。
名气越来越大,朋友圈的层次自然也就越来越高,当朝大咖,朝廷大员都开始与他互通往来,交流学术经验,诸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这些超级前辈大咖都纷纷成了他的好友,而他的门下,也出了后来跻身唐宋八大家的曾巩等一干名人大咖。
而后,在范仲淹等人的举荐下,他也终于被特召进入太学任职,成了真正的官师,从民师道官师,整整花了十年,从一个乡试都考不过的笑话,到天下敬仰的一代宗师,这一年,李觏也才刚刚过了四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算晚。
可惜,对于李觏的母亲来说,这一天来的却是太晚了些,李觏的父亲去世的时候,紧紧拉着妻子的手,要她无论如何艰难,也要让李觏读书考取功名,李觏母亲做到了,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又做农活又做针线织纺来供儿子读书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哪怕放在今天有义务教育的年代,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可是,李觏的母亲等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儿子的才华她是知道的,她不忍心在苛责儿子,可是,丈夫的遗愿却一直难以达成,她很内疚,坊间的闲言碎语直刺人心,克夫,妨子,难道说的是真的?真的是自己的命太硬,克死了丈夫?妨碍了儿子?
李觏的母亲没能看到儿子进入太学,没能看到儿子身着官服回乡,她在抑郁中逝去,带着无限的希望和愧悔,虽然她已经做得够多够好,可是,仍然带着深深的自责和对丈夫的愧疚离开了人世。当儿子放弃考试的时候,她是多想劝他不要放弃,多想让他继续去考,可终究,她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宁愿自己夜夜流泪哀叹!
母亲的心思,李觏不可能不知道,他知道母亲失望,他也伤心,他也自责,他也觉得辜负了母亲的辛劳和一片苦心,可是,他更想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相信自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他相信会让母亲看到,可惜,这一天,来的晚了些。
看懂了这些,再来看这首诗,大概就明白了李觏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所有的伤心,内疚,愧悔,自责,都在这二十多个字里,没有了父母,家在哪里?没有了母亲,回家还有什么意义?如今身着母亲一直想看到的官服,却只能回乡拜祭,这份难以言说的苦楚,谁又能真的懂啊!
诗前两句写望,但并没有写望见了什么。身在异乡,夕阳西下,遥望故乡,相隔天涯。眼中是落日,而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的另一端。只是远在天涯的落日,却不见远隔天涯的故乡,而故乡有什么?有父母,有亲朋,还有归属感,前后两个天涯的比较,让人感同身受。
以落日隐喻天涯,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夙惠》,文中记载:晋元帝曾问幼年的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谁近?明帝先回答是太阳远,因为没有人是从太阳那儿来的,后来想了想又改口说是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的文人就常用这典故。比如岑参《忆长安曲》:“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化用了这个典故。
一二句写远,三四句就是近了,本是不错景致的碧山,如今却成了压迫视野的障碍。两个碧山连用,对应前面的两个落日。暮色下的碧山,本就透着苍凉。“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突出“不见家”,又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除了层层递进,其实就是打破常规,都说重复用词是大忌,李觏偏偏连续用,而且就平仄来说,碧是仄声,肯定不如平声的青字,可青字过于轻快,碧则更加凝重,更能表达思乡的愁绪之浓。
所以,守规矩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不守规矩的,多半也是残次品,但不守规矩的还能成为经典的,就着实难得了,也难怪李觏在当时,会成为开门立派的一代宗师。
好的诗词佳作,总是让人读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会有许多的思绪在脑海中浮现。好作品,不该被埋没,继续关注老文,继续发现被淹没的古诗词佳作!——撰文——老文(文俊壹)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