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燕太子丹的刺秦计划(前228)

秦纪0189 

原文:

十九年(癸酉、前228)

王翦屯中山以临燕。赵公子嘉帅其宗数百人奔代,自立为代王。赵之亡,大夫稍稍归之,与燕合兵,军上谷。

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惽然,恐不能须也。”顷之,将军樊於期得罪,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太子不听。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翦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解读:

公元前228年,秦国将领王翦大败赵国军队,攻占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的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后,其旧臣陆续前来归附,公子嘉于是与燕国联合,将军队驻扎在上谷一带。与此同时,王翦也将军队驻扎在中山地区,威逼邻近的燕国。

燕国太子丹早年曾在赵国做人质,与当时同在邯郸的少年嬴政交好。后来嬴政即位成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却不念昔日情分,对他态度轻慢无礼。太子丹一怒之下逃回燕国,因此深恨秦王,图谋报复。他向老师鞠武请教对策。鞠武建议他向西联合韩、赵、魏三晋的残余势力,向南联络齐国和楚国,再向北与匈奴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太子丹却否定说:“老师这个计策,耗费时日太久,令人心焦难耐,恐怕我等不了那么久。”

不久,秦国将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逃亡到燕国,太子丹收留并安置了他。鞠武得知后立刻劝谏:“秦王一向暴虐,对燕国早有积怨,这已令人胆战心惊。如果再让他知道樊将军藏身燕国,无异于将鲜肉置于饿虎必经的路上!请太子尽快送樊将军去匈奴避难。”

太子丹拒绝道:“樊将军走投无路,归附于我,这正是我应当拼上性命保护他的时候。请您另想他法。”

鞠武忧虑地说:“采取危险行动以求安全,制造灾祸以求福祉,谋划浅薄却会加深怨恨。为了一个新结交的朋友,竟不顾国家将面临的巨大灾难,这只会加深仇怨、助长灾祸啊!”然而太子丹对鞠武的劝说置之不理。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很贤能,便言辞谦卑、备下厚礼请求相见。他对荆轲坦诚地说:“如今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又派兵向南攻打楚国,向北进逼赵国。赵国一旦抵抗不住,灾祸一定会落到燕国头上。燕国弱小,又多次经历战乱,如何能抵挡强大的秦国?各诸侯国都向秦国屈服了,再也没人敢组织合纵联盟,形势非常危急。我私下里有个不太周全的想法:如果能找到一位天下无双的勇士出使秦国,逼迫秦王归还他侵占各诸侯国的全部土地,就像当年曹沫逼迫齐桓公那样,是最好的结果;如果逼迫不成,就找机会刺杀他。秦国的大将们掌握着重兵在外,国内如果发生大乱,君臣之间必定互相猜疑。趁着这个机会,诸侯们就能重新结成合纵联盟,打败秦国就指日可待了。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件事。”荆轲应承下来。太子丹于是将荆轲安置在上等馆舍,每日亲往拜访,供奉之物周全备至。

当王翦灭赵的消息传来,太子丹惊恐万分,形势更加危急,他急着要派荆轲出发。

荆轲却对他说:“此刻前往秦国,如果没有取信于秦王的信物,恐怕难以接近他。如果能取得樊於期将军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奉献给秦王,秦王必定乐意接见我,这样我才有机会完成使命。”

太子丹为难地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实在不忍心啊!”

荆轲于是私下会见樊於期,坦言道:“秦国对待将军可谓狠毒至极,您的父母宗族全部遭到杀害。如今又听说秦王悬赏千斤黄金、万户封邑求购将军的头颅,您作何打算?”

樊於期仰天长叹,泪流满面,说道:“我还能怎么办呢?”

荆轲说:“我希望得到您的头颅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到那时,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握住匕首直接刺进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您的深仇大恨就能得报,燕国所受的耻辱也可以洗刷了。”

樊於期毫不犹豫地说:“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恨入骨髓,一直想实现的愿望!”说完就拔剑自杀了。

太子丹闻讯急奔而来,伏尸痛哭,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好将樊於期的头颅装入匣中。他早已预备了一把天下最为锋利的匕首,命工匠用毒药淬炼。用活人测试毒性时,只要划破皮肤渗出血丝,受试者无不立时毙命。行装准备停当后,太子丹派遣荆轲出使秦国,并命燕国勇士秦舞阳担任他的副手。

太子丹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身着白衣白帽前来为荆轲送行。众人来到易水岸边,祭祀路神的仪式结束后,荆轲便准备动身启程。这时,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和着乐声歌唱,曲调悲怆凄切,送行的人们听了无不潸然泪下,低声哭泣。荆轲踏前一步,放声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随即转为高亢激昂的调子,在场的勇士们无不怒目圆睁,头发根根竖起,几乎要顶起帽子。

待歌声停歇,荆轲毅然登车离去,自始至终,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