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对未来的憧憬,充满无限可能。后来,自以为是的“我不行”开始画地为牢,越来越坚不可摧。难道“我”真的是如此吗?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最近,改变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己开始画画,而且已经坚持了一年。而说的最多的,好像就是“从来没想过自己还可以画画”,还可以画得“有模有样”。
更别说,我还参加了翰墨礼仪队,就是书画展时的舞台走秀。带队的大姐,就是我们国画班的同学,近日刚添了孙子。
说实话,这一年来的变化,连我都觉得不真实。因为觉得这些都是自己“不会”的,也不太可能去参加的。如何就形成了这样的判断,也不得而知。
1
大概,高中的时候上过一次绘画课,好像是素描。老师让我们对照一张图作画。画面上是树林的一些残枝和树桩,算是风景画吧。
没有过多的说明和讲解,就直接用铅笔画。只记得画完后,完全走形了,惨不忍睹,比例什么的都不对。想来,这也是我如今还抵触素描的原因吧。受挫导致的回避心理。
仅有的一节绘画课,以失败告终,然后就没了然后。只觉得自己毕竟是没有这个天赋的。后来也就不曾想过与之相关的事儿。
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好学生”,老师都喜欢的类型。只有数学是一路飞扬。艺术类的连基本的启蒙都没有,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
大学时,竟然破天荒的学了几节课的炭画。那也是一个偶然。还记得那次的作业是,找一张自己的照片,画自画像。虽然态度是诚恳的,最后也完成了,但大体在像与不像之间。没有什么惊喜。
直到去年,邻居好友问我要不要文化馆学画,我也是犹豫了一下,最后抱着一试的态度去看看的。从没想过会如何,要达到什么程度,就一次又一次去学习。态度也是诚恳的。
虽然我知道“我是不会的”,但正因为不会才需要学习。毕竟,还是热爱学习的。虽然还不到“我学不会”这样的程度,觉得尝试一次也没什么损失。
那时,正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不久,我也刚好腾出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像从“禁闭”中刑满释放,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
那时,自己已经过了一轮抑郁和纠结,有点“新生”的意味。也就不再被原来的各种“标签”约束,决定不再“思前想后”。想得多,不如直接去看看。
于我而言,想得多,做得却不多。总是权衡比较再分析,理性过头,行动力不足。所以,矫枉过正,动了腿动了手再说。
回头看第一节课的画,同样“不忍观瞻”。已经被拿去当吸水纸用了。坚持和老师的鼓励,让我还在继续学画的路上前行。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2
“别扭如我”,体育成绩是不好的,不爱运动,更不爱跳舞。好像所有跟肢体有关的,我都不会去碰触。此时觉得,还是没有自信。所有要展示人前的,我都会本能地觉得“不行”,尴尬。
大学时,跟室友一同去参加一个校内礼仪队的面试,最后落选。好像一开始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室友入选了,她本身就是那种自信满满的人,在各种社团里都很活跃。一对比,自己就黯然了。
说来惭愧,最后我倒是进入了校学习部,还主持过一场讲座。现在想想,倒是很适合我的。所以,各种境遇和对比强化了对自己的认知:学习型的,可以走深度路线,理性的,非感性的,不会表现自己的,自信不足的……
所以,在那位书画社礼仪队的大姐找到我,让朋友带我一起去她们的排练场地试一试。当时,我也只是听一听,觉得看一眼了解就好。然后,就上了“贼船”,不好喊停。
其实是矛盾。虽然觉得这个机会不错,可以练练形体和气质,也不会耽误很多时间。可总觉得这个短板也不是那么容易修正的。既想调整改变,又不那么自信。
如今,就跟大学时如出一辙,什么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不太去想到底会不会。如果说,以前是无知无畏,现在就是放空成见,没有什么是一定不会的。每个人,都充满可能性。
不是那个自己自知的自己,还有一些未知的特质是自己没有发现的。不试一试,又如何得知。就像,以前觉得了解的人,后来变得不太认识了。不是他变了,而是从前没发现他是那样的人。那些后来出现的个性也都是他的一部分。
3
还记得在心里群里提及这个话题时,爱姐姐就说这是“限制性信念”。当时没太注意,只觉得大抵就是一种自我设限的意思吧。现在回想,这五个字涵盖了太多的内容,也慢慢唤回了一些早前“失败”的记忆。
在很多事情上,我都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之前失败的经历伴随的挫败感,一次不快的经历就让我给自己贴上了“不擅长”的标签,至少是不适合的。
就像,礼仪队的一位新队友,想发展我去她们的健美操队。怀着好奇,我观看了她们跳操的视频,虽觉得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塑型,但是比较动感。大脑的一个套路分析判断,结论就是“不适合我,我喜欢静一些的,或者古韵一点的”。
我能说,这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么?这些依托过往经历的产物,逐渐变成了“固化思维”。分析判断之后,就得出诸如适合、不适合的结论。
但抱着学习的心态,我还是相信大概适合自己的,通过学习和练习是可以完善的。不适合的,场景和音乐都会让我觉得不自在,太吵闹的感觉。
如今更是相信人的成长,贯穿生命的始终。没有什么是完全固化不变的。固步自封会停滞不前,尝试才是开放的心态,可以看到更多可能。
所以,甚是反感母亲的那句话,“都一把年纪了”。言外之意就是,认老了,不学了,得过且过了。完全是一种自我放逐的心态,承认了自己与生活都不可改变。
4
如果说,人立于天地间,有外界的各种限制而不自由。那些自我所经历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判断,价值取向等等,就都内化成了我们内在的限制,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外在的限制是直观的,好像父母训斥的“不行”,各种红色警示和禁行,不被允许就会受到惩罚,简单直接。很多时候,还容不得我们辩解。
外界的限制慢慢被我们接受、内化成我们的判断,我们此前充满“无限可能”的潜能也就被锁进了笼子里。久而久之,就真的是“我不会”,“学不来”。
我是什么样的人?如今倒是能形容,总结出来个大概。但仔细想,那也未必就是全部的自己。刚学画时,母亲都说“从小也没发现你有这个潜质呀”!
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多少事。也就不要着急下“不会”的结论。也许,“我试试”,愿意去学一下,尝试一番,再坚持坚持就能发现另一片天空。
我以为的“我不会”都是画地为牢,是“畏难情绪”,也是逃避。何不努力试试,找找方法,多些探索的好奇心,也许就“会”了。
总之,不要急着给自己上标签,不要急着给出结论。依托过往的经验得出的,都是属于过去的,自然也是充满很多局限的。试着用探索的心态,去发现自己的“我能”!
偶然看到这张图,觉得跟应景。大概,我们会在哪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