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想刚进学校那时候认识的朋友,那时候似乎很容易就认识了,就很熟了
这是错觉
朋友是纵轴上的,它是时间这段横轴里的起伏,我们在这一时间点做了点什么,才会有这个朋友,那么随着时间走远了,再回头看那个点,或者说回忆,角度是在变化的,它越来越狭窄,到后来成了刻板印象,因为你已经及其不熟悉它了。时间拉的足够长,这段经历就被拉到地平线上,不具有它最初的高度☞那是你在那个时候做了点什么才有的高度啊。回忆就当是回忆,那个特殊的时期无可复制,就像无可复制的你。
再次相遇,那时候的角度永远都是相对的,你心中有个尺子,要么对应着他,要么对应着其他人,这不再是第一次相遇,也不是我们未曾遇到太多人,信息是较多的。如果以前是发光的,那是信息不完整下的,那么现在信息完整了许多,我想到了玻璃球,破了的玻璃球从外面看是不舒服的,而无论从光滑的一部分还是缺的一部分去看美丽的多,这缺陷竟是可以喜欢上的,不只是接受。缺陷那么好,我们为什么不留在过去呢?先不说做不做的到,就说我们一路向前,视角越来越大,总是前进的,体现在哪里呢?容纳度。视角越小,越容易产生错觉,那是不真实的,或者说感性,我有一种想法,活在一个阶段叫做生存,活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才是生活,生活是活动的,我们在人世间流浪,生活是流动的。
总结一下,把朋友当做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作信息不完整下的友谊,现在生活方式加速的变化,朋友就和时间一样去了就不再回来。也曾想过朋友是身边的正态分布,时间段足够长,数据足够多,各个阶层的都会有,然而还是存在更替,相同类别的补充和替换,甚至有人根本没有机会收集足够的数据
人们通常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他们做方便的事情,甚至难得去思考什么事对的,为什么对
我们在跑横轴,追着时间,哪里追得到?追着时代的角度,哪个是热点?就连追的财富,多少能够用?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工作是这么一件事,他给你足够的财富生存,却不足够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