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2017 赵秀丽 第四本 《正念的奇迹》

当知道同学的老公去世的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可是又有些慌乱不知所措。决定去参加他的葬礼,该读些什么能平息我的慌乱,机缘巧合看到了这本书。每天抽空阅读,四天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读完这本小册子。尽管很多东西不是很懂,但是借助这本书的一些方法,我不再慌乱。在追悼会上安静觉知自己的悲伤、痛惜、身体感受到的阵阵冷意......;在一大群人的聊天中,保持自己清醒,不被人引导到偏离自己想了解的话题......;将陪伴同学的时间看作自己的时间,不再孤立分开为你我他.....,自己变得宽容而平静。尽管还没有体会到很多喜乐的感受,相信多读几遍,勤加练习,体会和觉知当下的每一刻,喜乐会在心中开花。

看看这本书中的内容:

什么是正念?

一行禅师用洗碗来开示正念。

所谓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们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在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在洗碗的当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存在,觉照到我的心念与动作。这就是正念。

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游戏,或者看一部喜欢的电视剧,你就会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赶紧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洗碗而洗碗。换句话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上时,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我们也就不懂得喝茶,当然也不会懂得吃饭。所以,我们总的来讲不懂得生活。每天的生活就像应付差事一样,从我们身边滑过,似乎总没有生活过。

想想我的洗碗,从来都不适合为了洗碗而洗碗,而是为了完成洗碗能够去做别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大部分也是如此,我们做饭不能专注于做饭,走路不能专注于走路,旅游看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拍拍拍,没能真正的欣赏美景。

人为什么要修习正念?

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或总是称心如意,什么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等,一些让人不如意、不开心、伤心、烦恼的事情真的好多。痛苦是普遍存在的,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修习正念,可以把我们从无知无觉,心念散乱以及各种折磨烦扰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充分的活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修习正念的方法

有觉知地呼吸:

. 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在入息.

. 深呼一口气,知道自己在出息.

. 入息长时,知道自己入息长.

. 入息短时,知道自己入息短.

. 出息长时,知道自己出息长.

. 出息短时,知道自己出息短.

数息法:

. 吸气,在心里数一,呼气,在心里数一。

.再吸气,在心里数二,呼气,在心里数二。

这样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如果没有正念,你将很难数清楚,很快就错了,然后从头开始。等你不会出错的时候,就可以不用数息吗,只专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

从修习正念更进一步:修禅

佛教认为所有的痛苦,最根本的根源在于我们执着了一个本来不存在的自我。当你感觉到,凭什么只有我受这样的苦(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的这个同学就问我:为什么时我要受这样的罪?),你的愤怒情绪将达到巅峰。

如果不修禅,主宰你的将永远是你的情绪,而不是你自己。

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自己就是快乐本身。我们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所以,重要的不是驱赶或者执着于任何念头,重要的是觉知这个念头。散乱的心也是心,就像浪花也还是水一样。当心看好自己,迷惘的心就变成真实的心。

修习正念,也就找到了真实的心,真实的心就是自我,也即是佛陀。即所谓的,明心见性。

作者还给了具体的32个练习正念的方法,我个人觉得已经很全面了。感兴趣的话参看书本。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书本: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目的:正念是什么?如何练习和培养? 阅读感想: 刚开...
    民大铁老师阅读 2,206评论 2 1
  • 『正念』是佛教词汇,本书对『正念』的解读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 『正念』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地察觉当下、珍惜...
    惜她阅读 8,600评论 1 18
  • 转瞬成往昔,已是苍海桑田。风雨沉浮,荣辱怆然。几多伤陷,亦曾恨怨。依然饱含,爱与真诚。依然坚守,心底的善。黑暗中,...
    斐然_阅读 936评论 0 0
  • 一年之计 在于春? 在于秋? 只要有心 哪个时候不是那个 一年之计?!
    梦的巴黎阅读 3,0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