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闺女上钢琴课的路上,闺女问什么是躺着赚钱。
我临时总结了下,有三种方式:官二代方式,富二代方式,投资、写书等方式。
前两种方式是真的躺赚。第三种貌似躺赚,实则是靠本事挣钱,这种人比大多数拿死工资的有本事,所以能够获得“睡后收入”。例如投资,要能长期赚到钱,他一定是有深入的研究,对行业或者某些方面很了解。
当然有情怀的科学家之类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今天还想到一个问题,工作大概有三类,一类是技术、技艺类工种,例如写程序的,工人,匠人,等等。第二类是管理类的。比第一类升了一维,需要关注、思考的内容更多,要理顺各种关系。第三类如投资类的,要更上升一个纬度,要关注大的行业,社会大趋势等更宏观的因素。
当然以上没有包括科学研究,政府方面的。
2.同事有个问题来找我探讨,他说他在项目设计里作了一个“功能决策”(体系文件要求项目要体现决策以及决策理由),一个是基于用户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功能设计,一个是采用数字服务化、场景化方法(大概意思是这个,他自己也不能精准的描述出来)做功能设计,但另一个同事认为他这个不是决策,他不服气,来找我探讨。
我说你这个既然是在一个方案和另外一个方案中做二选一,确实是个决策。但这似乎是个设计方法的决策,而不是什么“功能决策”。只是我们在描述其它决策的时候,都能比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决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例如单体或微服务,集群或单机,分布式数据库还是单体数据库,等等,我们都有一个大家都理解的概念。但你现在的这个供决策的方案中,难以清晰、简洁的给出两个方案中的这个代表性的概念来,你自己创造了一些词汇,其他人难以理解。
他似乎同意了我的这个表述,他说要回去再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概念。
3.今天将pmbok,cmmi2.0,okr,敏捷联系起来思考了一下,体现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关注价值,关注绩效,围绕价值、绩效去说过程,而不是说过程好了结果就自然好了。pmbok最新版加了12项原则,体现了敏捷的思路。紧接着又强调了项目绩效。cmmi2.0的每个实践域,首先是提目标,提价值。okr本身就是一种目标与关键结果的管理方法。
我想,后面可以把这个趋势扩展写一下,当作完成专业组的情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