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吴校对话张良老师云访谈,不得不说被张老师的斜杠经历所叹服。教师、媒体人、自由作家、创新学校校长、企业创业者等等,这些看似不搭界的斜杠经历,在听了张老师的经历分享后,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一直都在追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在进入教育领域后,这几个问题的追问就变成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要思考和追问的问题,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hat why how的三个问题。放在国家层面上,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
张良老师不仅想了,他还做了,做了那么多我们一般人认知里都不太可能的事儿,想想就知道这个过程会遇到多大的困难,但是张老师一直在坚持着,循着自己的初心,也因此取得了一系列的良好社会反响。我们的教育不正是需要这样敢想敢干能坚持的探险者吗?“探险者没有地图,但是他有脚下的路”,这是昨晚在课程中的,我想再加一点,变成“探险者没有地图,但他有脚下的路和抬头可见的星空”。
课程结束后,吴校在群里指出“教育圈外的跨界人士都如此用心用力,我们自己总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觉得对吗?教育内部的问题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也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吴校的发问不得不让我这么一个新入职不久的对教育充满憧憬新教师进行反思,踏实做好手头本职工作的同时,真的也要去思考这些“源头活水”的问题了。下面我再简单聊聊在课程中通过张良老师的实践经历的了解,自己对未来课程和未来教师的一点点看法。
未来课程是什么样的?在这个问题之前自然就要问适应未来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 21 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在 P21 提出的 21 世纪核心素养 4C 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构成的5C 模型是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面向未来的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那么用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培养出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呢?显而易见,仅仅通过我们现在主流的分科课程是无法实现的(完全抛弃似乎也也不行),所以张良老师在泉源实验班开班第一天就让学生们“撕书”,将一百二十来本教科书撕掉后进行重组成为二十多个专题的研究学习。他在演讲中指出“我们的学习不应该由高压来驱动,教育的成效不能用分数来衡量。应该让真实的问题来驱动我们的学习,让认知的逻辑代替学科的轨道,让思维的训练优先于技巧的训练。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该初步具有认识世界,了解自我,想象未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老师所实施的这种学习方式跟现在比较火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统整课程学习等”差不多,但是让人佩服的是他是几乎以一人之力在做着这些事儿。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可以说他是在做着他的教育创新实验。现在我们的一些大城市的优质学校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着类似的学习方式,但大多都是以研究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开展。那么面向更为广泛的大众,我们如何让这些课程深入人心?如何让这些课程在我们普通的学校中也落地生根?如何处理这些课程与分科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也都需要我们教育人去慢慢思考。当然,我作为一个一线小教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自主空间内,学习相关优秀经验案例,尝试着也去做一些融合式项目式的学习。
说完课程,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说如何教的问题和未来学校中的关键因素,未来教师的角色问题。张良老师在做完泉源高中第一期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让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学校,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受益于此,单纯靠人力是远远不行的,所以他萌生了借助现代科技推广的想法,因此他将泉源高中交给其他人打理,自己去创办了“爱米云助教”。从这个名称中就可以知道,他似乎将未来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助教”上。
几千年前的教育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几千年后的今天众多老师听到这个概念都是感觉可望不可即,因为集体班级授课制中,想实现实现因材施教实在是太难了,很多老师甚至说几乎不可能,因为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精力实在有限。但是因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介入,因材施教或将在不远的未来就可实现。
张老师梳理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从备课上课和反馈,这里面又涉及到很多细的环节,如资源搜集整理,资料分析、释疑、沟通、诊断等等。那么在这些环节中,哪些是必须由人工操作,哪些是可以由机器代替的呢?有了这个思路,一下子就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很多企业已经在做了),这样就将极大的解放老师,让老师将更多的精力花在那些机器不可替代的工作上。并且因为机器的介入,还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比如说,现在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师无法根据个性化的反馈组织个性化的教学,但是如果有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精细的跟踪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根据学习结果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反馈,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进一步学习方案,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一个系统面对面对成千上万无数个学习者进行因材施教都将成为可能。
那么老师的主要角色将会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未来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课程的设计开发者,就是根据学情,开发出不同层级的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那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承担的主要角色就是协调者和引导者,针对一些机器可能没有解决的个性化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当然,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也就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无法被信息科技所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感情的沟通和情感的链接者,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