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康泽
读《心理学入门》
一提到心理学,你或许会想到读心术、催眠甚至是操纵术等,把心理学抬到一种神坛的地位上。
有人认为他是玄妙莫测、神乎其神的。我承认,起初我就是犯了这样的认知偏差,入了行,着了道。
然而事实并非我想的如此,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观察、测量、实验、得出结论等严谨的步骤。
我不想下什么定义,弄得好像自己就是专家似的,这一行水很深,流派众多。例如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等,各派之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心理学正式形成学科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分支庞杂,例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等等。
这里我着重介绍的书籍《心理学入门》,德国人写的,这本书集专业性和可读性于一体,适合入门,不过还需要一点基础。
进入心理学的第一步:认识你的大脑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内心的变化过程,然后对行为产生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大脑,如大脑已经死亡,人成了植物人,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
关于大脑功能的内容,有太多的资料可供我们参考,所以我就没必要赘述了。这里,关于大脑,我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脑分裂实验。听起来很可怕,有没有?
这个实验源自于一个妇女左右半的身体控制失调。你想想,若你的左手和右手控制不住,要相互掐架,会是什么感觉。这个妇女的左右脑联系被破坏了,所以医生不得不切断左右脑的连接器胼胝体。
众所周知,左脑负责抽象思维,控制右半部分身体;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控制左半部分身体。脑分裂手术后,该妇女左右脑之间的联系就没有了,不能交换信息。她用左眼(右脑控制)看到的一个物体,就说不出该物体是什么东西,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出来了;反之用右眼看到的物体,能说出来,却无法想象其具体形象。
听起来是有点绕,简单来说,语言很难转化成图像,图像难以被描述成语言。就例如你看小说时,只能知道读的什么文字,那种画面感很难想象得出来了。换句话说,我整个脑子都乱了。
发展心理学:贯穿你整个人生,出生入死。
从你还是受精卵时,心理学就已经对你的研究就开始了,是不是有点像《楚门的世界》,内心的秘密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成长初期,除了对你身体变化的研究之外,就是你的认知过程。我介绍一个著名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研究的感觉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贯穿整个未成年时期。
青春期到成人后,重点落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改变上,子女此时处在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上。接着是人到中年老年,从中年之惑到对死亡的恐惧,这个漫长的心里变化过程。
初步了解发展心理学,就像是把整个人的一生给过完了,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理解这些,对我们所处的年龄上的困惑有所帮助。
至于我这个阶段,还是在寻找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正如西方哲人高声呐喊:人啊,认识你自己吧。
人之所以为人:感觉、学习和记忆
以上三个部分是人产生认知的一整个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更高级的认知功能。
感觉心理学首先从你的五感讲起,视觉是五感中接受信息最多的,眼睛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这里我不多说,我唯一要说的是眼睛对我们感知事物非常重要,别忘了保护好你的心灵窗口。
其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注意力和意识。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已经很详细地介绍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从经典的条件反射开始的,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斯金纳的箱子,通过反射刺激来控制行为,其中有鼓励和惩罚。惩罚的效果更为强烈,出于恐惧的本能,动物的行为反应更为强烈。反应斯金纳的理论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心理罪之教化厂》,不知道你是否是雷米老师的迷粉。
最后的过程是记忆,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变成回忆,你之所以成为你自己,是因为你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分类是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失去长期记忆的情况,请参见《记忆碎片》。
人的高级能力:智力和情感
智力是对问题理解及解决的能力,他的具体表现在思维的过程上,笛卡尔在这时可能要大声疾呼了:我思故我在。
关于智力的测量也是有很大争议的,甚至是关于智力的具体内容。当然我们认为的智商高就是聪明的意思,但这是一个局部的认识。我主要介绍的是斯滕伯格的三重智力理论: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智力的测量主要是斯坦福--比萘的智商测试: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很简单,你的智力年龄超过实际年龄,智商值就超过一百,可以说智商正常的人。
情感这个词显然是复杂的,它包括人短期的情绪和长期的感情,还有各种元情感,例如恐惧愤怒等本能。
人的情感一部分是受神经系统的作用,荷尔蒙、多巴胺、肾上腺素的分泌给人带来的一种快感也是情感,它们更多来自于生理上的。
你幸福吗?不,我姓胡不幸福。人的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更偏向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这就解释了,不是金钱越多就越幸福的。
情感能增进理解,促进交流,也可以进行伪装。情感的高级形式就是情商,最后我要说的是情商的五种能力:理解、控制自己的情感、自我激励、了解他人的情感以及与人交往的技巧。
社会过程心理学:人是社会化的动物
之前读过一本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书籍《乌合之众》,已经有点基础。人对他人的认知,是一种“公式化”的结果,这种公式,就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
上述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是人与群体的关系,一般来说,人是屈从于他所在的群体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从众心理,从众在群体中对自我的保护,同时它又是盲目不理智的。
最后本书介绍的是少数派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打败多数派的。举例来说,很多科学先驱都是这样的少数派,正因为有他们,科学才能破旧立新。坚持真理,灵活应对,是它们的重要准则。
写在最后
心理学是我在文学之后喜欢的第二个学科,探索心理学的奥秘,还有很艰难很长的路要走。我想,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了解自身的心理十分重要,我不打算专门去做一个心理咨询师,但求做一个业余爱好者。
我所向往的不仅是头顶上深邃的星空,还有内心深处的秘密。
若你喜欢这篇文章,点下小星星,加关注,我会更努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