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我以为真正的好书不仅仅是那种能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感受,能让人或喜或悲那种,而是悲喜过后,还能留下点什么,思考点什么。蔡崇达的《皮囊》就是这样一本与我产生共鸣让我思考的好书。
也许是由于作者从事新闻记者的缘故,他的文笔客观、真实、克制,他的描写平直而不平淡,文字朴实而又感人。他的《皮囊》被誉为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写的是他从小生活着的福建的海边小镇和一个个在他身边影响他的人。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他,那里是他生命的源泉。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真挚感人的亲情。书中写了自父亲中风得了偏瘫后,家里变得窘迫,父亲的脾气也变得很差,在这个时候母亲是怎么带领一家人撑起这个被疾病笼罩历经风雨的家。
第二部分《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写了那些和作者一起长大的小镇青年。他们聪明而又充满理想,是人们心目中将来能有一番作为的青年。可是由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但没能留在大城市实现理想,反而被现实的激流吞没。
《文展》这篇看完让人唏嘘不已。文展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兔唇的缺陷、坏心态,和现实的重压把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摧毁了。作者和文展儿时的友情很深,他幼时很崇拜像文展那样的聪明人,常常跑到文展家和他聊天,文展常常给他有用的建议。
但是长大后,由于际遇的不同导致与儿时的伙伴渐渐走失。作者最终留在了北京,而那个聪明的文展去到了只有几千人的小村庄。
十几年之后,作者回到小镇,在小巷口远远看到了文展,他兴奋地招手并喊出声:“文展”。但文展竟然刻意避开,往反方向走了。作者感叹人心的距离被现实隔得越来越远,同时亦表达了对“天才”殒落的悲悯和惋惜。
第三部分写了作者对自我生命的审视。时间是残忍的,随着父亲、阿太、挚友成刚一个个突然离世,当年那个蔡崇达执着的理由全部消失。太多人的一生,就这样被时光列车轻轻抛下站,影子也没有留下。于是,作者反复问自己也问世人:“我们这么急匆匆的到底要去向何方?”
在《后记》里,作者回溯起陈年往事,发觉当时年幼的自己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亲。而当他可以以一个成熟的角度对待残疾的父亲时,父亲已经从他的生命中退场了。由此,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和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不仅是看见更多人,也要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看见更多可能的人生体验。
80后的作者蔡崇达是来自沿海小镇的青年,他写的故事对于从小在长江边上长大的我很有共鸣。《残疾》描写了自父亲中风得了偏瘫后,疾病是怎么一寸一寸把他击垮,使他从父亲的角色退化成了婴儿。
写了父母是怎么因为病痛和贫穷而充满怒气互相埋怨。甚至于母亲在家庭陷入绝望之际买了老鼠药准备自杀……读来让人感觉惊心动魄。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残疾的外公。联想到他的脾气是怎样被病魔折磨得敏感易怒。由此我能更深切的体会到外公当时的心情,理解他的痛苦。
作者和文展的友谊让我想起了渐行渐远的儿时伙伴。一张张曾经熟悉的脸经过岁月雕琢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儿时那些伙伴们,你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散落在天涯。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本小说。是对他成长经历的回顾也是他的怀乡之作。阅读这本书,我看见了作者是如何从小镇的文化底蕴中成长起来,又是如何在大城市中找到自我并逐渐完善自我。
从他的故事当中,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生活的倒影。我跟着作者的笔端重新找回并审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学会了从“心”的角度去看人看事。那些以往模糊的人、事、物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而自我变得渺小。这本书让我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心路历程,使我看得更宽广更透彻。这是一本让人重新审视自我的书,看完整本书,我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体验。
“我们这么急匆匆的到底要去向何方?”蔡崇达的发问让人深思,发人深省。《皮囊》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内心,使我看见自己原本生活的局限性,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到底应该如何生活。我读这本书,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世界”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