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到不了的远方——关于《七月与安生》

一直想为《七月与安生》写一篇观影感,无可救药的拖延症,拖了大半年。

《七月与安生》是2016年度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也许很多人奇怪,这就是一部典型的chick flick;剧情明了简单,似乎没什么可念念不忘的。就是金马奖的双黄影后,在媒体的视野里也似乎格外的水。更何况,《七月与安生》的原著,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为经典。

对于安妮宝贝的作品,我读的实在不多,只读过《彼岸花》、《莲花》和《眠空》。彼时,本人还是校园里的柴火妞一枚,安妮宝贝的“棉布碎花裙”、“海藻般的头发”在大学女生中风行一时,但我还是对她的小说无甚感想。总觉得她早期文字稍嫌幼稚,矫情和刻意的很。《七月与安生》也有一种很用力挣扎着的刻意。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大部分都是这样长大的吧,庸人自扰,强说新愁,可以叫作矫情,不过也是青春真实的模样。

小说不到二十万字,就是一个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撕逼故事。文中苏家明是个人渣,安生是个贱人,而七月是个圣母婊。

电影的《七月与安生》在原著的情感上改编。我更喜欢这种设定。不再是单方面的安生寻求坚不可摧的爱的过程,七月也在寻找这样的爱。所以七月与安生除了相互被爱,更是相互伤害,她们吵的越头破血流,各自越是害怕失去对方。

电影不再只是安妮宝贝一个人梦呓般的自白书,它讲的是所有人情感的惶惑和对爱的寻找。大多数人总会这样吧,伤害到我们最爱最在乎的人,只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害怕不再被爱。

每个在幸福中泡大的孩子都是七月,有着心安理得无法割舍的安稳生活,而在心底有藏着一个安生:叛逆、痛苦、疯狂、自由。可是那个不得的不直面生活的安生呢?孤独无依的安生饥渴着踏实生活的实感。安生什么都没有,也始终无法得到。七月总是一副温驯的样子,即使是了解了本质,也可以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这样的柔软,谁又忍心去破坏她的心安理得?而直指人心的安生,她的快乐模糊而暧昧。尖锐倔强的不知躲藏,所以她让自己无处躲藏。

最喜欢电影的结局部分,安生用七月作笔名,写下了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故事里他们交换了人生,过上了彼此羡慕的生活。而现实中七月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二十七岁。安生是因为七月最终结束了她的流浪,没有那个她最爱的男人,也没有那个她最想要的温暖的家。安生有的只是七月自私离开后蜕变出的那个新生命。她最终还是如年少时一般承担起七月留给她的所有后果。比如,敲碎下课铃时七月从背后拍过去的手掌,比如七月不想吃的包子皮,比如七月爱着的男人,比如小说原著里七月喜欢的绿手镯。

这个结局之所以打动人,大概是因为直指了这样一个人心本质:七月与安生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孩子,一个是光明,一个是阴暗;一个是安稳,一个是自由;一个是乖巧,一个是叛逆……七月与安生,其实只是同一个人的两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安妮宝贝(庆山)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
    秋_Vivian阅读 46,081评论 14 203
  • (一)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
    我叫她小胖子阅读 5,861评论 0 9
  •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
    华洛i阅读 5,257评论 3 21
  •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有三个结局,而我的故事也有三个版本。只不过我的故事中,七月和安生是对情侣。 【版本一:一世长安...
    不想被认出来的小透明阅读 6,179评论 3 11
  • 困意浓浓,却无法入眠,今天失眠的第四十天。你好不容易调整到十二点前休息的作息再次恢复原状。 临近年底,...
    洋洋清风阅读 2,6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