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南京趁早群的21天线上读书活动,今天是第17天,阅读本书的第一天。
2019.01.17
Day 17/21,本书Day 1。
今天开始阅读《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在回宁的火车上读完了第一章:人类的新议题。
从我阅读的这部分内容来看,这本书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一章逻辑非常清晰,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思想脉络非常清楚,比上一本《信息简史》好理解太多了。
这一章主要讲了人类从古至今的三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这几个贯穿人类历史的问题近些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物质水平的提高,大大减少了人类承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概率。
第二个议题:找出幸福快乐的关键。作者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追求幸福的权利”原本只是为了约束国家权力,但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享有幸福的权利”,就像人类天生有权要求幸福快乐。然而因各种原因,人们的快乐得之不易——我们有了更丰盛物质基础却面临自杀率的上升,因此书中说“就算我们已经克服许多昨日的苦难,但想要获得快乐可能远比解除痛苦更加困难”。
然后作者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
“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预期,而非客观条件”——我们不愁吃不吃穿但我们的期望也在上升,因此可能不够快乐。
“从生理层面来说,不管是预期还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生化机制控制的,而不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进而总结到“真正能让人幸福快乐的,只有身体里的愉悦感觉,”。
该怎么理解上述这句呢?好比说,看一场自己喜欢战队A的球赛,战队A最后胜利了,你感到愉悦,实际上并不是A胜利让你愉悦,而是你身体对于A战队进球这件事的回应。因为工作中意外升职可能也会让你产生同样愉悦的感觉。然而遗憾的是,人类的愉悦感很容易很快就消失,并且可能以后的某个时间点更不开心。这都是进化的错。
第三个议题是:人类升级为神——从“智人”到“智神”,也可以说是获得神性。战胜年老何痛苦,实现像神一样控制自己的生物基质。然后写了实现由人转到“神”的三种方式:人要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除此之外,谈了一下本书的结构,有点类似于其他书的“引子”部分,提纲挈领地展现全书的内容,为继续阅读做了铺垫。
—————————————————
2019.01.18
day18/21;本书day 2
今天读的是《未来简史》第一章“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由于今天一直在忙马不停蹄加班中没有继续往前读,只是重读了一下昨天觉得可有可无的小节)
这一个小节讲述了草坪的历史。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或者是翻译者语言功底特别好,能把一段草坪的历史写的像史书一样恢弘壮丽。
这一小节首先是讲了历史的意义——“希望历史学家审视前人的行为,以便让我们善则从之、恶则改之。”接着又提到由于现实与历史并不相同,进一步指出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
紧接着用大量的篇幅回顾了草坪这一事物产生的历史。最终阐述的观点是“。这正是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
读完以后,我的感觉是作者通过写草坪的历史,可能是想为后文做一些铺垫,沿着历史的脉络先谈一些,再谈未来,对此我非常期待。
如此来看,这一小节也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2019.02.19
day19/21,本书day3。
阅读书籍《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阅读章节:第二章
这一读完后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章讲述人类作为所谓的高等动物、“智人”是如何“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之上的。
在其他动植物面前,人类就是“神”,人类这个物种的出现给全球的生态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物种曾经这样过。所以书中说“相较之下,智人突破了地球上各个生态区之间的阻碍。在人类世,地球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单一的生态系统”
然后讲了远古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地位的变化过程。在远古时候,从目前考古证据来看,人类很可能以为自身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想想我们文化中那些神话,甚至认为某些动物是人类的祖先。比如我们流传的女娲娘娘补天,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等......对此书中列举了“。大多数澳大利亚原住民都相信世界是由彩虹蛇(Rainbow Serpent)创造的,比如阿兰达人(Aranda)和狄埃里人(Dieri)都认为自己的族人起源于原始的蜥蜴或蛇,后来才变为人类”
到了农业社会,人类创造出了“家畜”,这对于被驯养的动物,整体来讲可能是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再面临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然而对他们个体来讲,却失去了自由,而且在某一天仍然可能会面临被人类吃掉的情况。
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与动物间的关系再次发生了改变——人类是唯一的主角,“农业革命促成了有神论宗教,而科技革命则催生了人文主义宗教:以人取代了神。有神论者崇拜的是神,人文主义者则是崇拜人。”
而近年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可能是因为我们人类知道的越来越多,创造了更多,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让我们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很期待后面的内容
——————————————————
2019.02.20
day 20/21,本书day4。
阅读书籍《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阅读章节:第三章 人类的特质
微信读书P178-213,今天由于特别忙,读的内容比较少。
我读的这部分一是讲到了“一神论者”对进化论的抵触。所谓的“一神论”即是认为只存在一个神的信仰。达尔文的进化论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这挑战了他们的认知。二是讲到了心灵和灵魂,这一小节在探讨动物会不会像人一样有心灵意识,然后提到了著名的图灵测试。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书中说:理论上确实能够模拟出一个我完全无法与“真实”世界分辨的虚拟世界。这又让我想起美剧《西部世界》,说不定现在我们就活在一段虚拟的世界里,我们可能是未来真实的世界的人,选择了一个剧本,因此在现在我们认为的这个世界你演绎的角色。
读到这里突然觉得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如烟云,人人皆是过客,然后我开始有一点悲凉。
2019.02.21-2019.02.27
这几天再去上班和下班的路上听了《未来简史》后面的几章。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观点如下:
1.现实的第三个层次:互为主体
这种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比如说,黄金本来是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大家相信他有价值,于是他就真的有价值。有些国家的货币在某个时期可以用来购买东西,在某些时期又失效,因此世界上存在一些事物这1秒还在塑造世界,下1秒又不复存在。这让我读出一些人走茶凉的感觉。
2.数据主义
对于政治的影响:“传统民主政治正逐渐失去控制,也提不出有意义的未来愿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