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晓雪
我和延庆还真有点渊源。第一次来北京是大四那年,是随着全国毕业生大军到北京投简历的,面对竞争激烈的毕业生市场,我差点临阵脱逃,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简历,延庆幼儿园还真通知我面试了。那几年本科幼教还是很吃香的,编制落户都有,然而,我竟拒绝了,天知道我抽什么风,上天却待我不薄,晓雪姐姐在这里定居了。
我和晓雪也颇有渊源。1997年那年高一,我们是同学,一起奋斗,一起吃苦,一起复读,一起高考;2001年我们不期而遇,考入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而且还同一个宿舍,四年也是相依相伴,一起克服成长的困惑,一起面对人生的抉择,一起品味异地生活的孤独;晓雪年长我一岁,我们同一个生日,她刚好大我365天,读书那几年,我们一起过生日,简单却温馨!
每次来北京出差游玩都有了惦记——到延庆看晓雪。今年,劳动节一家三口来延庆,两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两个老公喝酒,两个孩子疯玩,我们姐妹聊天,此情此景,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惬意!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慕名而来,4月29日党小组在“学习强国”上学习了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生态兴则文化兴,生态衰则文化衰”深入人心。我喜欢诗歌,常陶醉于那些描摹醉美江山,大美自然的美文,然而没有良好的生态,这一世诗歌必将会枯萎,诗人也暗淡了,再也不会有“诗即生活,生活即诗”的意境和情趣,地球人真的就成了无血无肉的机器人了。
幸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敲响了号角,生态得救了,诗人得救了,诗歌得救了,我们的生活得救了!
从内蒙驱车五小时,到达世博会已是中午一点,园子太大,只逛了中国馆腿脚就酸麻得厉害,为了不浪费这一行程,坚持逛完了国际馆,傍晚七点钟,已身心疲惫,行程却不及整个园子十分之一,收获可是蛮大的。
园子里,所见植物都是活生生鲜嫩的,花蜜香甜香甜的刺激着味蕾,小草生机勃勃的清新扑鼻。园艺师用花草打造了一个生态王国,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和谐与善意,彰显了每个地域的生态和文化。在这里,每一株都不敢任性生长,恣意妄为,他们蕴含着深刻含义,承载着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使命,肩负着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馆。你看,中国牡丹,富甲天下;大美吉林,千年人参;富饶黑龙江,中国粮食仓;辽阔内蒙古,放歌草原;宁夏枸杞,葡萄满地……
在国际馆,恍惚间置身异国。几乎每个国家展厅都有本国工作者,说着本国语言,介绍本国特色,他们用花草打造国家建筑,体现国家独特文化……
在路上——不知何时起喜欢上了这三个字,只要有时间便去行走,阅读山水,阅读人文,累并快乐着,体味徒步极限的酣畅淋漓。每次来登长城,今日却是“爬”,手脚并用的,总算勉强着爬回来了。
行走吧!在路上,大自然不会亏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