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学任何人,做最真实的自己,从容度过生命里的每一天。

《生命本来从容》

这是我看得第二本汪曾祺老师的书,第一本看的是小说《汪曾祺小说集》,第二本看的散文《生命本来从容》,每一本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不过就我个人建议,最好是先看小说,再看散文,更有助于理解,和爱上他的文字。

而这本散文集更像是对他上一本小说集的延伸,关于他的成长经历,他为什么会开始写作的,他师从何人,他的文风受了哪些作者的影响,他书里经常出现的意境,以及他喜欢的作品,等等等等,娓娓道来,让我浮躁的心情,在看完他的文字变得平和了许多。

特别是之前接触过他的小说,再看散文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更了解他文字背后的故事,更喜欢写作这些文字的人,更何况我本来就是汪老师的脑残粉儿,笑。


《生命本来从容》

在第一篇《自报家门》里,汪老提到他的导师沈从文先生给他上的创作课,里面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要贴到人物来写”。

因为最近看了太多的小说,人物背景、城市风景、情节发展,全都写得非常好,可是怎么看都像是空中楼阁,人物之间像隔着面纱,雾里看花却全无美感只有隔应,更有甚者这些优美的文字会让人觉得不搭噶,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于是无比难受地弃文了。

而我自己也写过几篇小说,笑,玛丽苏那种,人物虚假,背景虚假,情节虚假,怎样把虚假的人事物都写活了,真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以下就是汪曾祺老师对于沈从文教学中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灵感吧。

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作者的叙述语言也须和人物相协调,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写农民。


《生命本来从容》

而通篇看下来,最让我感动得却是汪曾祺老师对于青年作家的教导。

第一,不要学任何人。第二,不要学我。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

去尝试更多得可能性,放心大胆地去写,去找到自己的风格定位,不要拘泥困顿于现有的框架中,不可自拔,如果真的越写越平淡,那是阅历本来就到了,而不是刻意去变成谁。

做最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学别人,你只会成为汪曾祺第二,沈从文第二,而一味模仿只会让你迷失自己,成为前人在现实世界的虚幻投影,大家只是通过你去看见他,那为什么不去读原著,而来看你这个盗版呢。

同时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容不迫。

汪老的字有他人生中的阅历,不仅有高潮有低谷,也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生活,更多的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平淡自洽,以及“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关于世间生命饱含的爱意和同理心。

一页页地翻动,我依依不舍地看完全本,然后会再从头翻一遍,随着我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增多,每每阅读都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这大概就是汪老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在上班的路上听了《扫除道》,以前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传递佛学的书,听了才知道是讲日本公司的管理理念的来...
    倒过来的沙漏阅读 1,079评论 0 0
  • 流浪 文/如水 今夜,我想和你一起去流浪 我们不去品塞纳河的沧桑 也不要感受西伯利亚的荒凉 更不去细数布达佩斯的苍...
    lr如水阅读 459评论 0 0
  • 前几天和搭档张艳一起被朋友喊去他们运营的花店,经历了和花店所在商场方沟通、维权的全过程。期间不愉快的主旋律...
    肖润艳阅读 2,614评论 0 1
  • node源代码的uv.h文件里的: /* Expand this list if necessary. */ de...
    tarlight阅读 8,66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