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所谓的经典文学要怎样定义,但是在重塑自我最重要的阶段,影响最深的两个人就是王小波先生和蒋勋先生。我没有看过他们太多的作品,一本就足以沦陷在他们的文字里。同样的有经历过特殊年代,有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两人,同样的批判社会,相比于王先生的犀利风格,还是比较倾向于蒋先生的温文儒雅。
《孤独六讲》是接触到的蒋勋先生的第二本书。开头他引用东西方文化里面对孤独的不同涵义来揭开这六种孤独的面纱。
在当下这个社会,孤独,寂寞,焦虑,暴躁,很多的形容词是被我们用烂了的,挂在嘴边的。可是你真的了解孤独是什么么?汉字里“孤”是指孤儿,“独”是指没有人照顾的独居老人,这两个词是单独的,但是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都有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
而在西方的语境里,“孤独”是从“太阳”,“唯一”发展出来的一个词。孤独者对自己的存在,是自信而且自负的,并不需要他人的怜悯,这样的“孤独”充分认识到自我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完满个体。
这是一本讲孤独的书,但是要讲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书中讲到的六种不同的孤独: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不同的六种孤独,却又是息息相关的。
情欲孤独是认知身体的过程;语言孤独是每个人都在说语言,却没有静下来听,静下来听语言背后的内容;革命孤独里的革命是一种不能用理性来衡量的悲天悯人的思想;暴力孤独是暴力和美学的微妙划分,一旦转换立场,环境和角色,如何定义暴力和美学就变得有趣了;思维孤独是学会质疑,产生思辨的过程;伦理孤独的伦理是每个不同时代人对道德的看法。
蒋勋先生把所有的孤独拿出来单讲,结合自己的经历,身为一个美学家的敏感细腻,文化的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一点一点的去让你颠覆固有的认知,学会思辨的过程。与其说这是一本讲孤独的书,不如讲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找回自己的书。我在一遍一遍的质疑反思里慢慢的找回自己,包括曾经很不理解自己的部分。
我从小就是个不太合群的人,所以在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从来不会去随大流去随意的下定论,而是去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即使到最后依旧没有结论。因为和身边的人格格不入,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性格很怪异。直到看到这本书,在思维孤独那段我明白了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思辨的过程,可是那时候不懂事的我被来自外界和父母的权威压抑着,不敢去表现一些不同的东西,这是伦理孤独。
讲到伦理孤独里的亲子之间的伦理,书中讲到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想到最近的一个关于北大研究生拉黑父母的热点。每次一出现这种热点新闻,评论里总有两级分化的声音,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深受儒家影响的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百善孝为先,而不去管这个孝是不是合情理的。用儒家的文化来讲,这个研究生是不孝的,可是站在他的角度,他身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受到的那些伤害谁来弥补他?作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他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去选择他认为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愚孝绑架,做一个伦理大环境下大家希望他做的好人委曲求全。
我们的文化深受儒家影响,而儒家文化一直都是没有思辨的过程,只是去遵循。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需要去遵循的伦理,鲜少有人会去质疑。而一旦有人会去质疑,舆论就足以压垮他。孤独者就是会质疑的那部分人,但是如果孤独者没有足够的毅力,很容易被环境同化。这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只是我们这个更加便捷的时代,人越来越浮躁,追求一些感官刺激,而很少能静下来去沉淀去思考。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的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包容,能容纳不同的声音。下一次在听到舆论的时候,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哪怕几秒钟的思考,而不是被媒体和大众诱导去做出判断。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在这样一次次的训练中越来越体会到圆满,而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它需要我们一起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