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寻南浔,驻地射中;菱湖水乡,渔桑相接。夏风拂面而去,烈日骄阳似火,“桑梓鱼跃处,捧卷看青山”实践团队伴随着沿途农田自然景色,晴空万里,水塘在日光下波光粼粼如镜面,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彳亍前行,历时两小时徒步来到了南浔区射中村。
南浔古镇千年,处于其中的射中村自然也是湖州著名古村落之一,传说此为后羿射日之地,故名为“射中”,三国时便有文化记载。走进射中村民居,园内绿树浓荫,池中荷花怒绽,小亭子静静矗立,溪水从桥下涓涓流淌而去,方才一路感受下来的暑热在这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也变得平和,不禁想要停下脚步慢慢体会风在叶间穿梭的清冽。再往里走,便是村委会和文化礼堂,原本计划采访的人意外失约,却也给了我们自由了解射中的机会。
射中村历史悠久,是独特的桑基鱼塘示范地和发源地,其池塘养鱼、塘基种桑、养蚕缫丝的产业格局距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始于范蠡,汉代习郁引导,经过三国吴时杨俊成推广,最终形成完备合理的样式。走来的路上,我们也注意到沿线遍布的大大小小的水塘很多养了鱼,并圈起某个角落种植类似桑的植物,上面卧满了白虫,当时只觉新鲜,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菱湖桑基鱼塘,种桑、养蚕、养鱼、养羊相互配合,冬季是其发挥最大优势的时间,盛夏来访的我们刚好错过了。湖州生态建设和桑基鱼塘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经过一个交叉口的时候看到路牌上写到马家田村内河治理前后,放眼望去,淤泥、垃圾、杂草水藻不见踪影,唯有清澈水流潺潺流淌。
射中村被赋予了时间的睿智,创生了现代的进取,桑基鱼塘模式作为生态循环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改善了农田使用效率,也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和世界各国的认可,今后也将继续造福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