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书,就看到了许多人的命运,这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说的一句话。
看一本书,看过就忘就不能代表这本书看过,只能算摸过这本书,只有把这本书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融会贯通,能用看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懂。
看书的收获当下不会给出答案,但它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让一个人改变。
陆游在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书写了这么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百科上面的释义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反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代的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
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运用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如此,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让孩子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才是自己真正懂的体验。
持续阅读,才能让一个人永远保持最好的自己,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说读书的好处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只是说持续读书是最好的良药,它能治生活百病。
在实践中寻求答案,在书中寻找良药,无论是经历过任何困局,都能够通过看书调治自己,平复自己。
如果一个人不能持续读书,他将原地踏步,看不见周围的人在成长。
如果一个人终身保持阅读,能让一个人永远都不会惧怕任何困难,书才是“长生不老药”,在现实生活中懂得一本书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财富,地位,权利这些将会暗淡无比。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被CCTV新闻台采访时说:“无论我身处多小的房间,我只要翻开一本书,我就是在看大海,他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不断的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
“我大学那几年,在外边吃饭,能数出来次数,很多时候我也不怎么吃饭,很多人说我是像神仙一样,找不到我这人,其实我在教室上自习或者外边看书。但我真不觉得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只有智慧和知识内在强大,让你自己懂得很多,对这个世界你有充分的了解,你就不会委屈了。”
当年明月成名以后在采说的一段话,他说:“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就是你终究是要死的,这就是一个人,他很悲剧的在于他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么嚣张,他都要死,他都有终结的那一天,但是在这段时间你做什么呢,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智慧和知识,让你的内在强大。”
一切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就如《圆桌派》上窦文涛问石悦:“人类历史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维度,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什么?”
对此,当年明月说:“我们得到的教训,就是什么也没有得到,有人说以史为鉴,其实是不存在的。风云变化,兴衰更迭,从来没有变过!”
历史的更替只不过是当年的明月换拨人看,读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我相信这篇文章已经很好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