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模型”。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所以芒格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一系列原理,什么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误判心理学等等100多种模型,它们加在一起往往能够带来特别大的力量。这是两种、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
之所以要构建这种多元思维模型,是因为在查理·芒格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类全部的知识都是在尝试对这个复杂整体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就可能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而犯下愚蠢可笑的错误。就像查理·芒格经常引用的那句谚语说的,“在手持铁锤的人看来,全世界都像一颗钉子”。提起“多元思维”的时候,一般会把它当成一种方法论,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其实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态度,这个态度是包容的、系统的,多元的。
越是成熟的人,其实越少谈主张,而是在从不同的角度来做解释。“没有主张,只谈解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面对一个问题,他很少说那些主张性的观点,他不讨论,不评论,他更关心的是,面对一个现象,有没有不同的解释,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看?关心对世界不同角度的解释,才会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而在从主观理解到客观实践的过程中,你还要注意到,主观世界和实践世界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主观世界里有一大堆绝对的原则,客观世界里则只有刚刚好的行动。可以说,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就已经建成了,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务是啥?就是不断地对付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不断去寻找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
这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沟,每时每刻我们都可能掉进去。如果你能爬出来,就是弥合了这条沟,把和我们主观世界不一致的东西,放到自己的身体里自我破碎,然后重建自我。这个过程就叫成长。所以,一个人成长得越快,岁数越大,就越会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容得下很多复杂的、多元的东西。所以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一再强调“多元思维模型”,而这种“多元思维”的理念,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黏合剂,是防止我们掉进沟里的那张大网。作为一个局外人,评论其他人,尤其是评论做具体事的实践者,讲人家的是非对错太容易了,也太廉价了,只是把自己主观世界里已经存在的观念、原则,拿出来挥舞一番而已。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没啥好处,你其实是在对别人的实践指手画脚。而要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上,我们就要保持一个包容的、多元的视角,让更多的观念和解释角度,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共存,最后一起来滋养自己的实践。
“反向思维”查理·芒格非常推崇反向思维,他认为,对于复杂的系统和人类的大脑来说,采用反向思考,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容易解决。他一般会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再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同样的,我们想建立好的知识体系,最好先想清楚坏的知识体系是什么,然后避免它。
坏的知识体系主要有三点特征,分别是缺乏纵深、单一化和松散无联系。
1、缺乏纵深:一个人知识面再广,至少也应该在某一点上是比较深入的吧。要是你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也什么都理解得不够深刻,那你就会发现,很难打通现象和底层规律之间的通道。这样的话,我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会很弱。
2、单一化:单一化的知识体系会造成狭隘的视野。容易出现盲点甚至盲维。
3、松散无联系:在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现象1和现象2,它俩也许能用同一个理论解释。同样的,理论1和理论2没准儿也存在一个共同的底层框架。而松散无联系,就是说你没有去发现这些知识的共同点,就像任意堆积的衣服一样,不去整理它们。长此以往,不仅增大了你的认知负荷,也容易让你形成松散凌乱的知识体系。
一个好的知识体系符合这样一个特征,宏观上看像是字母 T,而在微观层面看又像字母 Y。
宏观上的 T 型架构。好的知识体系是在某一专业上纵深,但同时具有多学科的广泛视野,查理·芒格认为,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骄人的成绩,正是因为他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思考方式,他把这种思考方式叫做“多元思维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而且是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要理解这样的系统,你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
微观层面的Y型架构。Y 型知识架构就是说,你不能只使用单一知识,还要将其他类型的知识合并进来一起使用。Y 型知识架构强调的就是在微观应用层面,你需要将两种学科以上的知识刻意合并使用。为什么说要“刻意”?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做自己擅长的工作的话,他就会陷入常规套路当中,如果不是刻意,很难加入其它学科知识。
想构建的好的知识体系有三个步骤:一、到纵深的知识点;二、建立多元学科的知识体系;三、合并交叉地使用知识。
投资:在查理·芒格看来,投资项目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可以投资的项目,一种是不能投资的项目,还有一种是太难理解的项目。他只投“可以投资”的项目,其他两种都不投。那怎么才能评估一个项目是不是可以投资呢?查理·芒格有四个筛选标准。
第一个标准,这个项目要容易理解,有发展空间,并且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中生存。
第二个标准,不能只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企业内外部因素都要考虑到。
第三个标准,要看一家公司的“护城河”够不够宽。什么是护城河呢?就是行业壁垒。一家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不是今年赚了多少钱,而是未来还能不能继续赚钱。怎么能保证公司持续盈利呢?
第四个标准,就是投资股价公道的大企业,要比投资股价低的普通企业好。因为考虑到未来其他股东可能会增加注资或者转让股权,引起股权稀释,股利下降,大企业的价值更高,回报也更稳定。
总结: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强化对世界的感知,内在的能力才能增长,和世界的大趋势才能互相匹配。这种匹配度提高了,你是用来做投资,还是用来创业,还是用来做任何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