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设计包含很多板块,不只是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比如用户研究和可用性测试也是很重要的板块。它需要复杂的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
一、人机界面设计发展
软件行业的设计是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是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由工业设计发展过来的。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科学,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以176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为开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了技术的革新,自此进入工业设计阶段(前期是设计萌芽阶段和手工艺设计阶段)。特点是机器大批量生产。
以人为本vs以机器为本
所以那个时期(工业革命、机器、效率)的设计基本都是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让人适应机器,让机器替代人。在这样的设计价值观下,美国出现了泰勒制和工作定时法,把工人的每个操纵动作都严格确定了时间,精度到万分之六秒,这是大大超过了人的正常体力和心理特性的。这种劳动设计方式曾造成美国大量的工伤事故、劳资对抗尖锐以及社会的不稳定。然而美国依然还是强调用机器取代人,相信机器的自动化。那么针对这种价值观,便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认为应当用机器辅助人的劳动。这个观点自1857年波兰亚司特色波夫斯基建立人机学开始,经过发展、演进,直到20世纪末,才真正意义上的在设计界成为主要方向。它是以动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理论。
工业设计转型
工业设计自此开始解决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不是外观造型),开始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但是没有否定功能主义。直到1960年,美国向现代化迈步的时候,微电子产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流产品,这个时候,工业设计该干什么?全世界都不知道了。计算机出现以后,工业设计该干什么?全世界也都不知道了!所以工业设计开始转型,1970 ~ 1990年,这整个30年是转型期,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工业设计理论家都在研究新的设计思想和理论,主要对象是心理学、符号学、社会学、人工智能设计。而在这之前(直到现在也是),全世界的工业设计的主题都是功能主义设计、外观追随功能,微电子产品的出现就是对工业设计领域的这个思想和理论的挑战!于是1980~1990年,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人工智能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些就是人接界面学的基础理论。
人机界面设计
所以人机界面设计学科是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包含7个板块内容:心理学基础、人机界面设计理论、用户调查、制定人机界面设计指南、符号学与界面美学、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这7个板块合起来才是人机界面设计。而且比较重要的板块其实在于用户调查和可用性测试。但是大部分的公司(非产品类的公司)注重的板块是符号学与界面美学和交互设计,所以造成的印象便是软件行业的设计师是美工。
二、软件质量与可用性测试
软件质量
国际标准ISO8403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规定:1.内在质量:代码质量;2.外部质量: 通过代码的动态特性进行测试,例如响应时间;3.使用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优秀的代码工程师可以完美的写出高质量的代码。质量工程师(QA)能够检测出软件的功能完整性、流畅性等,也就是对内在质量和外部质量做到精致化审核。但是使用质量呢?使用质量是无法通过QA测试达到目的的,它需要通过可用性测试来检验。
怎样评价产品
所以软件被开发出来,虽然拥有优秀的、整洁的代码,流畅的体验,但是不一定是可用的。怎样评价一款软件产品的成功呢?有人说要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有好的用户体验。但是还是有些笼统。评价一款软件产品需要将它放在使用情境中,看它能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2C),或者说看它能不能融入企业的营业、管理方式(2B)。能够融入才说明软件是可用的。
举例说明可用性测试的重要性。朋友家有一款电饭锅,发现夏天的时候可以盖紧盖子,一到冬天就盖不紧了,这个其实就是这款电饭锅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做好可用性测试。这种耐用型产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检测才可以发现设计问题(材料、结构等)的,不做测试或者只做一季度(夏天)的测试是不行的。但是这样的产品仍然被贴着“合格”的标签。于是朋友打算换一个其他品牌的电饭锅。。。。软件类的产品同样,如果在起初用户调研的时候就建立好用户模型和可用性准则,最后做好可用性测试,就不会出现市面上那么多的冗余的、无用的、点开一次便永远封存的产品了。
三、标准上的可用性测试
我先来总结一下标准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大家可以先思考看他们是不是完全合理可靠的。
国际标准
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国际标准ISO9241定义的可用性因素结构如下:
其中提出了有效性和效率的概念,有效性包括精度和完整性(漏掉了准确性),也就是说要求用户在进行可用性测试的时候达到精度,这个方法是否合适?首先看精度的含义:精度是指重复性,也就是打把打了10次,每次偏差的值都差不多叫做精度高。所以度量出这个“值”是关键,于是就要量化出用户操作(思维、动作等)的每一个“值”。但“量化”这个思维模式不是因人而生的,而是因机器而生的,机器可以准确和精度高。可是人类是否可以用“有效”(准确性、精度)来作为评价?这个人使用产品很有效?所以ISO9241的部分指标还是“以机器为本”的价值观得到的,它更适合机器人。而且效率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软件产品,因为有的软件不适合用效率来测量,比如购物。
尼尔森的标准
尼尔森著作《可用性工程》的时候是1993年,那时候ISO9241的有些部分内容还未完全建立。他研究了9种测试方法:
他建立的可用性度量模型:
尼尔森建立的是从专家的角度建立的可用性指标。同样,其中的效率维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产品的测试。虽然他讲了诸多方法,但是还是没有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很好的抽象出来。但是它的方法本身是可以借鉴的。只是需要更好的思维(可用性测试的核心)把它们串联起来。
四、人类的行为特征
人类与机器的行为区别
人是靠动机行动的。人具有情绪、非理性的特点。动机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所以行为动作不连续。比如你突然想到一个问题A,就可能紧急放下手里的B,立即去处理A了,也可能突然又想到C就丢掉了B。所以人是靠动机控制的。
机器是靠状态控制的,只能从一个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不会正在状态A却丢下A而立即处理B,这是机器的行为特征。所以人和机器的行为区别是在这里。而且人类的行为更复杂,国外研究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已经很多很多年了,可能也只是一些知识的沉淀,不一定真的彻底的搞清楚。
设计产品,应该遵循的是人类的行为特征,而不是机器的。
人类的小脑与肢体运动合并修炼,练好以后就能形成自动化,形成不需要大脑控制的动作。人类的大脑与肢体动作合并修炼,练好以后便形成了认知能力。认知需要大脑参与,而且正常人类的大脑每次只能想一件事情,同时想多个就会出错,这也是心理学中最简单的入门知识。
Mac的Touch Bar
我们来分析一下新款mac的Touch Bar设计,为什么你会觉得它难用?道理就是他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它是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为什么?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按键式键盘:
1、固定位置。按键式的键盘布局的特点是命令、位置固定,比如ESC键永远表示退出,并且固定在左上角,所以,你想“退出”的时候,调用的是你的小脑和肢体,没有认知工作量,动作是自动化完成的,所以效率高。
2、你自己的思维状态。你可能随时随地(动机)的想“退出”,而ESC键随时随地的就在那里,你便随时随地的可以达到目的。同样的,音量、亮度、启动键等按键也是随时随地的准备好被你点击。
而新版的Touch Bar呢?
1、不固定。Touch Bar上出现的按键不固定,根据你点开的程序决定出现什么按键。所以操作电脑的行为不再是自动化(小脑+肢体)了,而是需要认知。需要大脑根据行动意图先判断,把机器的信息翻译成自己的行动信息,找到与意图匹配的结果后才能实施行动。这需要用户学习,需要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影响效率。
2、按照机器状态运行。比如ESC键再也不是随时随地等待被你点击了,他可能变成“X”,可能是“完成”,它是按照电脑本身的状态而变化的,以电脑为本的适时的出现。而不是根据你的“动机”出现。所以与你的行为不一致,要求你适应它,所以难用。
可见,苹果这款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做的并不够好。它可能只完成了任务式的测试,也就是功能完整并且流程,美观、炫酷,但是却并没有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做好可用性测试。
五、思考可用性测试
回到最初的议题,设计产品,需要让它质量过关,除过流程体验、功能完整以外,可用是很重要的。需要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去设计和测试。很显然,我们现在闭着眼就都在追求的是“以人为本”,它后来也有很多演化,比如“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强调用户”等等。但是实际上我们真正做的也只是在靠近它(这个不光是中国做的还不够完善,国外的情况也一样)。
可用性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声思维、探索法、认知预演法、问卷法、访谈和专题讨论、观察法等等。并不是使用其中一种就能成功的,需要多种方法根据情况来配合使用。并且需要真正考虑人的因素。考虑到人类的思维、行为、认知、心理等特征,将人的思维抽象出来形成计算机的流程,而不应该仅仅将计算机流程测试一下看流畅与体验,这样的思路设计出来的才是符合人的。当然,除了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很多公司做可用性测试遵循的还是ISO标准与尼尔森的方法,可能缺少一种与人的衔接。而且很多可用性测试是需要与用户调研紧密结合起来看的,在用研完成后就要出可用性指标。
所以,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可用性测试的方法,与公司的模式做一个很好的结合。如果缺少这块,虽然软件界面很好看、炫酷,使用很流畅,功能很完整,很符合客户的期待,但是不一定能够融入用户的生活或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可用性工程》Jakob Nielsen 著 / 刘正捷 等译
《人机界面设计(实践篇)》李乐山 著
《工业设计心理学》李乐山 著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