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题之前,需要澄清上篇文章融入问题(2)关于美国同学留言的解读,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刚来美国非常努力融入,现在16年了反而无所谓了。觉得怎么随意怎么过。说实话和本地美国人永远无法一根线,和国内朋友亲戚也永远回不去了。就是这么什么都是边缘人的一种状态。”
我将她的话理解成了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负面描述,将自己定义成边缘人给人一种两边不靠岸的感觉,一种并不如意的状态,所以到最后有鼓励她积极融入美国圈子的话。文章发出去之后,她马上对我的解读给予了纠正。事实上,她所在的住宅区亚裔只有大约10%,邻居朋友都是美国人,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几年之后,跟美国人的交流沟通基本没什么问题,但会有意识地保持中国的文化传统,拒绝完全西化,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强调孩子是 Chinese American。
尽管有误解,但我们对融入的解读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融入并不是放弃自己的文化,并不是全盘西化。
融入是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了解并尊重旅居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于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于公可以充当两国文化的使者,起到桥梁作用。
融入必须学习,所谓入乡随俗,如果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不懂得那个国家的语言,不了解那个国家的风俗人情,融入就无从谈起。但是学习和入乡随俗不是为了单纯的模仿,否则就成了邯郸学步,不仅最后什么都学不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旅居国外的人在融入上会碰到诸多问题,常见的有三个:语言不通; 热脸碰到冷屁股;因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迥异,谈不拢,也走不到一起。
语言是融入的门票。
来德国读硕士之前,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了德专本科四年,之后当了三年德语二外老师,按理说,语言沟通不应该有障碍。但是在中国学的德语和在德国要用的德语差距很大,如果说中国学校的主题跟分数、排名、补习、升学、兴趣班、一日三餐分不开的话,德国学校的主题则是聚会喝啤酒、冬天滑雪、夏天度假等等,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说起话来像是鸡同鸭讲。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广告语言课”,其中的一个广告,我完全没有看懂,压根不知道是什么产品,Zeuner 先生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同学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个词的出现频率很高。我就揪住一个空档,问了一句“什么是Kondom?",引发哄堂大笑,等到笑声终于平静,Zeuner先生以德国老师固有的理性和严谨给我用德语解释了”避孕套“的定义和作用。说起来其实有些荒谬,一个德语专业生,当时学习德语已有七年之久,居然不知道"Kondom"的意思。还好,我并没有因为这个笑话而终止我的提问。
因为生活的内容差别巨大,价值取向也大相径庭,东西方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
突破语言障碍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说,多试错,抓住机会展示自己。
学生应该紧紧抓住上课的时间,多提问,多回答问题。如果你因为怕说错而不说,别人会以为你什么都不知道,会以为跟你无法沟通,久而久之就会无视你的存在。你不能怪人家对中国人有偏见,因为是你自己的沉默寡言将别人关在了你的心门之外。
如果你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不是很全面,即使有些小错误,老师同学会觉得你基本或部分能听懂,可以沟通,沟通时出现的一些小错误,因为有情境相随,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误解。沟通是融入的前提,不要怕出错,不要怕丢面子,否则丢掉的就是沟通的机会和融入的前提。
德国几乎每门课程都要求做口头报告,这也是展示自己口语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读硕士的时候,我们有门课程是”专业语言课”,我拿到的口头报告题目是"西普法尔茨木头加工行业的专业语言特点“,普法尔茨在德国西南部,我当时在东部德累斯顿上学,那里的方言我完全不懂,也完全不懂木头加工行业。还好老师给了十来页资料,只要我整理出来就好了。
我就凭着中国无知无畏的精神,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天天泡图书馆,弄通了这十来页资料的意思,整理了纲要,做成了个PPT,再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天天在家里演练这个报告,最后又让一个德国人做我的试讲听众。最后这个报告拿了个一分,在做报告的过程中,我成功地让台下的同学老师笑了两三次,最重要的是,这次报告之后,我坐的那一排椅子不再是空的了,时不时会有德国同学跟我主动打招呼,因为他们发现,我原来会讲德语。我最要好的一个德国朋友Ute也是在那堂课上认识的。
锻炼语言能力,还应该抓住自己和某些西方人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业余时间。
生活不应该仅仅只有学习,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应该五色斑斓。除了学习和工作,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业余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中国有几十年交情的朋友,除了三观一致、意气相投之外,就是课后一起打牌、一起打乒乓、一起K歌、一起聊天的朋友。有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一起度过快乐的业余时光,就是最好的沟通,不管是语言的、还是心灵的。
尽管德国人和中国人的生活内容迥异,但也可以产生交集。上文提到的Ute跟我一样,是个语言发烧友,大学主修法语和斯拉夫语,会英语、法语、捷克语、波兰语和俄语,跟我学了一次汉语,被汉语的四个音调吓倒了,放弃了。不过,这没有影响我们的沟通交流,我会做做中餐给她吃,周末的时候,她经常邀请我去她家。她和她的父母对中国都很感兴趣,经常一聊就是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中间必须品尝她妈妈亲手做的糕点,她妈妈是厨师,我已经记不清楚吃过他们家多少次饭了。回学生宿舍经常是晚上九点十点钟,她父亲会开车将我送到宿舍门口,至今想起来都会感激得泪湿双眸。十多年了,我们一个在德国东部,一个在德国北部,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逢年过节都会问候联系。
德国是个协会国家,每个城市、小镇、乡村都有数之不尽的各类协会,协会的功能就是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织到一起从事共同的兴趣爱好,交流沟通。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各类课外活动,各种球类、合唱队、艺术、养蜂、帆船、制陶、图书馆等不胜枚举。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这类课外活动无疑是结交朋友,从而融入集体至关重要的渠道。
我从小喜欢打扑克,以前中学喜欢打升级,课余周末考试之后可以呼朋唤友打个昏天暗地,结识了一帮牌友哥们。德国巴伐利亚州也有类似的扑克牌,叫打羊头,不过牌只有32张,打法和规矩略不同。有个基尔的德国朋友教会我之后,我们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聚到一起打一局,边吃零食,边开玩笑,边聊天,边杀个你死我活。后来搬出了基尔,牌局就凑不上了。偶尔得知,我们校长一家人喜欢打羊头,我们都住校,校长虽然日理万机,又有四个孩子,我们还是凑在一起,搓了个下午。没谈工作,就是打牌和闲聊,觉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