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未来十年会是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内容创业的公司越来越多,内容创业的问题也渐渐出现,比如内容产品很依赖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所以产量低、状态不稳定,除了内容生产能力之外,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挑战,很多有创意的人创办了公司,但是不知道怎么招人,怎么设计组织流程,怎么卖作品,所以才创业失败。最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张元林,在正和岛对路投资学院进行了一次演讲,在演讲当中,他和我们分享了未来十年内,内容创业的四种商业模式,咱们来一起听听。
第一种是平台模式,也是张元林认为最好的商业模式。不过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平台模式好,但其实想真正做好平台很难,除了要有资本推动,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花大钱去买内容的话,那平台的吸引力就会迅速降低。张元林建议说,想要平台在行业内立足,就必须做到两件事。
一是必须发展成生态企业。张元林说,生态的核心是和自己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建立一套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给内容生产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回馈模式,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他特别强调,一定要构建良性的商业平台,让大家都在其中获利。二是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张元林特别强调说,价值观是人们识别平台的关键,人们在某个平台上消费,是因为它传递的价值观是他欣赏的,是他想听想看的,才会去找这个平台。
内容创业的第二种是内容模式,说白了,就是以内容产品的品质分高下。张元林说,很多内容公司会为了能活下去,就做一些违背初衷的其他现金流的业务。但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还是需要在一个行业里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内容方面需要注意的,张元林提到了很多,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就是社群思维。他说,如果产品不能够构建出自己的社群,长期经营就会有潜在的问题。因为原来的销售是一次性交易,把单价定得高一点收益才能多。但是现在的销售是用户式、社群式的交易,你可以把单价定得很低,前期甚至可以是零,要追求用户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益最高。
第三种模式是衍生模式,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衍生品模式,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就是文化作品给其他行业带来的影响力。张元林说,中国的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结合度也不够高。但反过来看,衍生品产业也是文创行业的大机会。
衍生模式的第二种是集团化经营模式。投资人总是希望收入和利润不断增长,但是单一的内容很容易被用户群限制住,出现瓶颈。而集团化运营呢,可以从单一内容向多内容扩张,也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还有资源运用效率。
除了扩张内容,内容创业者还可以采用产业链扩张模式。它和集团化运营是一样的,也是未来文创行业的重要趋势。产业链在打通各个环节的过程里,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分享产业链的整体成果和收益。
内容创业的第四种商业模式,是什么呢?就是“文化+”模式。张元林认为,现在有两种趋势有“文化+”模式的特点,一种是传统行业的变革,它们通过引入各种文化衍生品和运作方式,来实现自身产品和品牌的变革,成为有文化特征的行业。
另一种呢,是创业公司在文化行业发展的过程里,和传统产业实现的跨界融合。“文化+”模式的机遇在于,它除了能够提高传统行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之外,也有可能创造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新型书店、网红电商等,这些都是未来消费升级的重要方面。
作稿:maggie跳
摘抄:6;一个样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