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回想起这个寒假里最最最有意思的事情就非刷对联莫属了。在中国过春节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的其中之一就是刷对联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据说五代之前,百姓们没有贴春联的说法,只有贴桃符。按照《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用以寄托百姓们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到了五代,贴桃符终于有了变化。当时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追求潮流,标新立异之人。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那个除夕,他觉得每年都在门上贴桃符,年年如此,太过乏味,于是便突发奇想,命人喊来了大学士辛寅逊。君孟昶告诉辛寅逊,说每年除夕都贴“神荼”、“郁垒”二神的桃符在门上,没有创意,今年想要换一换,准备写两句话在上面,来代替“神荼”、“郁垒”二神。辛寅逊闻言后,点了点头,立即摊开笔墨,等待着君孟昶。那到底写什么好呢?君孟昶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当时,朝廷以吕馀庆知成都,长春乃是太祖诞圣节名,如此看来这两句话十分吉庆,而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新年我们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辛寅逊闻言后,连声说好,于是大笔一挥,写下这两句话在桃符上,然后命人挂在门的左右两侧,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以前桃符画上“神荼”、“郁垒”只是为了避邪驱灾,而现在换成了春联,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仅是避邪驱灾,而且还寄托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从此以后,民间也开始不再贴“神荼”、“郁垒”,慢慢改成了贴春联,到了宋朝,百姓贴的是春联,但是还把春联叫做“桃符”。所以王安石的诗中才会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明朝,又有了新的变化。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准备过年,下令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以示喜庆。原本春联题都是写在红色的桃木板上,一来表示吉祥,二来用以辟邪,朱元璋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求百姓们将春联改写在红纸上。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簪云楼杂话》从此以后,民间百姓便流传下了习俗,每逢春节过年之时,都要在门口贴上春联,用来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祈福和美好祝愿。
作为中国人,我的老家也一直坚持着贴对联的习俗。每到大年三十,我们都会发动全家来刷对联。以为农村的房子大,门也多,还贴最外面,所以,普通胶带是不行的。只能用一种“特制的糊糊”来粘。刷对联的步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是更不容易。
在刚开始刷的时候,我以为只有两三副对联和福字,但不曾想我越刷越多,越刷越多,后来我就问姥爷到底有多少副对联呀,姥爷告诉我有六副对联,十来个福字。我吃了一惊,心想这可什么时候才能刷完啊。唉,算了,一副一副的刷吧。于是我拿起鞋刷子粘上“特制糊糊”刷了起来。过了一会爸爸就走过来对我说,“唉唉唉,你要把边上多刷一点,这样才能让它更好的贴上,不要老是只刷中间。”在爸爸提醒过后,我开始注意刷边上,同时也开始加快速度。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吧,我就把所有的对联都刷好了(当然,我妈妈也帮助我了一部分。)
我走出院子再走进来,看着自己刷的,新的,红的的对联不由得开心起来,因为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