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准备把英语六级考过,四级去年是飘飘过,希望六级稳过。
班里说要报考四级的人起初有十几个,报名了的也有5、6个,但去考的只有3个,天哪,这是怎么了?🤨
因为不太了解考试制度,以为考前会发耳机的,结果我带都没带。考试前一天还满大街找有没有卖耳机或者收音机的地方,独自在漫漫黑夜中寻觅,结果寻了个寂寞。
考试当天去,没看到哪个同学像我一样嚣张又无知,连耳机都不带,心中默默落泪,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考场总会有个备用耳机吧,但,老师也不给,自己要用,嘤嘤嘤。。。
考场不止我一个没带耳机,没带耳机的还有两三位同胞。考听力时,巧了,我旁边那位女同学耳机竟然也坏了,来陪我的吗。虽然考不过,但还是要有点希望的,别人做听力时,我疯狂看阅读理解,这还不能多拿点分么。然后他们听力要结束时,我凭着精确的直觉在那儿填涂题卡,不能每个部分都选一样的,要多光顾一下B和C,还要错落有致,乱而不断。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考试,蒙题蒙的最多一次,也是蒙对最多的一次。
我那时候的四级作文,简直见都没过,好像是写一篇报道。对比之前的练的一些常考的,作文模板还有句型,能用到的寥寥无几。硬着头皮写,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七拼八凑地完成了。
至于阅读理解,还要得幸于我之前看的《新概念英语2》,那一整本书上的课文除了一篇特别难背的,其他的我都背下来了。
考完当然没什么自信,但也没有太难过, 这次没过,大不了下次接着来,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抱着这样的态度我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等许久之后,查成绩竟然过了,开心的冒泡泡,幸运之神的降临。
不过也没过多少,就过了两分,但可喜可贺。那时候下班走回家的路上,热空气都是喜腾腾的。
回想起考四级前的那一大段时间,可真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那时候是走读,每天要乘3到4小时的车程,早上起码乘一个半小时,天天五点多起赶六点的公交。所以,早上在公交上我也不想浪费时间,看会小本子上的单词,然后再看一些英语的小说,晚上就回家做试卷练听力。(在学校要搞毕业设计,压力也大。)
幸好四级要考的侧重点不是语法,而是词汇量,不然我得挂。
有时候也会迷茫,但总有个目标,朝着这个暂时的小目标努力会让我感觉特别充实。也让我明白,在学习上,努力是会有回报的。
关于这段自学经历,让我想起了周国平所说的两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自学靠的是自律和持之以恒,当没有老师的督促,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你该怎么走的远一点。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看看知乎上很多回答,都是早六点起来,晚凌晨两三点睡,大可不必。像我就是早七八点起来,晚十一二点睡,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才是最好的,有些人就能熬个通宵,我就不行。
“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