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个人间到底要如何安排我的“芳心万绪”?
《爱情心灵安全岛》这本书里有我想要的答案。
《爱情心灵安全岛》不仅是“婚恋指南”,也是一本“成长宝典”
《爱情心灵安全岛》不仅是一本全面的婚恋指南,更是一部帮助自我发展的成长宝典!
以“暗恋”问题为例:本书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暗恋”的本质是将“暗恋对象”当作了“理想自我”,人们通过“暗恋”进一步确立稳定的“自我”。而“暗恋对象”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他人”(俗称“榜样”、“导师”),帮助我们自我发展、成长。读到这里,我对“理想自我”和“重要他人”这两个关键心理概念深感共鸣,并且把这两个概念、关键词纳入到我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
说起“暗恋”,笔者至今是母胎单身,仅仅在大学期间有过一段“昙花一现”般的暗恋经历(表白后成了单恋,因为当时对方已经心有所属了)。对方是我的同班同学,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我眼中的“有理想追求”、“多才多艺”的设计、漫画女神(因为对“超模”的喜爱和憧憬,努力地追逐自己的“时装设计师”梦想;同时热爱丰子恺、阿狸等漫画作品,也想成为漫画作者)。她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自我”——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并梦想着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创作者,而在追求梦想这一点上,她比我更有执行力!话说当时我就已经在阅读《爱情心灵安全岛》这本书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我还把《爱情心灵安全岛》借给过她(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她当时的恋情)。
《爱情心灵安全岛》这本书的一大宝贵之处就在于,每一小节都从婚恋故事中引出一到两个“心理关键词”,而这些“心理关键词”往往给我带来巨大的共鸣和启发。
在本书“谁是你的另一半”的这个章节里,作者介绍了亚历山大•阿维拉博士的“恋爱类型”理论——实际就是MBTI的16型人格理论在婚恋匹配领域的运用。于是,我顺藤摸瓜,买到了另一本“爱情宝典”,即亚历山大•阿维拉博士的《最简单的爱情类型配对书》——经过该书的简单测试,我明确了自己的“恋爱类型”为INFP,也叫作“理想主义哲学家”。阿维拉博士写道:INFP即理想主义哲学家往往很晚结婚,甚至终身不婚;对于爱情抱有理想化的观点,有可能无法接受现实。当然,一旦确立了亲密关系,INFP往往具有很高的婚姻满意度。《最简单的爱情类型配对书》也是影响我人生的一本重要书籍,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单独谈谈这本书。
说回到《爱情心灵安全岛》,书中提及的另一个概念“心理婚龄”让我感触很深。“心理婚龄”概念告诉我们,对于早婚和晚婚,生理年龄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还应该考虑到双方“心理和人格”的成熟度。如果“心理和人格”的成熟度不够,那么即使是四十岁、五十岁结婚也仍算是“早婚”。以我自己为例,就是“生理大龄”,“心理婚龄”上却还是小朋友,嘻嘻。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提高“心理婚龄”呢?嗯,又一个大问号在我这个“好奇宝宝”的脑海中升起了!
最后还要提一点阅读《爱情心灵安全岛》的好处,那就是对于母胎单身的我来说,可以满足自己对“爱情”、“亲密关系”的渴望,当然是“文字”和“想象”层面的满足,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就像追剧)。而书中提到的婚恋问题解决方案与“心理关键词”又十分有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总而言之,《爱情心灵安全岛》是一本既能满足我的“发展型需要”,又能满足“享受型需要”的好书!可以当作“工具书”,也可以当作“枕边书”;可以当作“消遣书”,也可以当作“收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