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也许认为我的这个题目有逻辑错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来源于两篇文章里的句子“如果春晚你只看到董卿的口红而忽略了背后的教育,那你可大错特错了!”和“从班级倒数到高考第八,所以白岩松现在这样教儿子。”
董卿是才女,白岩松的儿子是学霸,但他们俩所受的家庭教育迥乎不同,前者是“虎爸”教育的成果。后者是“熊爸”教育的结晶。
董卿她爸教育董卿有老虎的威严,不仅教育董卿要勤奋学习知识,还让她刻苦锻炼身体,更要打工磨练自己。可谓严师出高徒,“虎爸育才女”。十年寒窗苦,就道出了学习就是苦差事,过程是苦的,结果是甜的,可以说学习就是苦乐交织,痛并快乐着。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不学习的学生就是失职,当学生时不学习的孩子将来到工作岗位不好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可有几个孩子会把学习当成第一需要,尤其当孩子还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行为主动,就只有靠父母的引导和熏陶了,望女成凤是董卿爸爸的期望,所以让她抄词语抄古诗,近于苛刻的家庭教育让董卿都一度怀疑她父亲是她的亲生父亲。他父亲的“魔鬼教育法”,希望她拥有自律顽强拼搏的品质。生活上不能比穿衣打扮,体育锻炼也不放松,天不亮就把董卿从梦里叫起来,到附近中学操场跑1000米。更不可思议的是让董卿到宾馆当清洁工,这让一般人看来有点不近人情。从董卿的成长来看,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董卿所受的家庭教育就是一个字“严”。
而白岩松是一个“熊爸”,对儿子的管理就是“松”。对儿子的管理松,并不代表他心里就真的要求松,因为教育者要让自己的期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体现,而不是替他去干,牛不喝水强按角结果不会好。白岩松上学时,成绩由班级倒数到高考第八名,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学习方法是化整为零,把心中的大目标分解成无数小目标,天天按计划学习,学好当下,学好每一天,不贪多,不攀高,每天充实地学着,完成每天的小目标,一个个小目标达到了,大目标自然而然就实现了。这种教育方法看似松,松在外表,让学习者自己紧才是本质。当白岩松的儿子中考成绩公布出来后,他知道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中考前,他给儿子开玩笑,“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这些话说的角度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一般人会说,你不怎么样,我就怎么样,白岩松却说你怎么样,我跟你怎么样。这样化解了孩子考试前的紧张心理,更利于考场上的发挥。
对孩子的管理不管是严还是松,适合孩子就中,方式方法不同,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材施教就更佳。
我在打此文的同时,也在看着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七场比赛。我就想如果董卿小时候,她爸不让她抄背那么多诗词,就没有董卿今天站在台子上从容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