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在的人才市场出现了这么一个怪现象:企业找不到好员工,人才找不到好公司。
本来人才市场的供需应该能够自行达到一个平衡:供不应求,工资就上涨;供大于求,工资就下跌。
但现在市场偏偏没有这么个平衡,反倒是一片混乱:企业难找人,找到又留不住人,于是越来越不愿意培养员工;人不停的换工作,浪费时间又找不到心仪的企业,同时又得不到个人发展的机会。而很多企业和人才就在这样混乱的恶性循环中逐渐走上失败的道路。
在理性思考中找不到答案,人们开始诉求于感性(几十万年来人都这样),于是,我们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
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吃不得苦,不懂得奉献
90后?只知道个性和舒服,根本没有长远发展的意识
工资一升再升,员工该跳槽还是跳槽,不如把奖金全攒到年底发
公司根本不重视我,我需要找一个更认可我的公司
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企业和年轻的员工,似乎站到了道德的完全两个对立面,世界观都无法协调,更别提对话了——员工似乎永远都不会给管理者提出对话的机会,当你知道他有不满的那一天,就是他辞职的那一天。
其实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样是商业交换——从来都是——无论以前的时代员工有多么稳定,本质上都是交换。我们只是迎来了一个交换筹码大洗牌的新时代,而一时不能适应。
当然,最先适应的企业和管理者,自然最能挺过这个大变革时代。
贰
企业和员工的交易,还是企业付出薪水、员工付出劳动的简单交换么?
不是了。这点大家都知道。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开始这样的变化呢?
真的是90后不靠谱?错了,不靠谱这个评价,70后给过80后,60后也给过70后。“人心不古”一言古已有之。但“不靠谱”的一代一代不断成长为主流,叫唤着“人心不古”的老一代也不断死去。社会就这么坚定的前进,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今天我想聊的想法来自于读完一本书后的感想,书名最后再说。这个观点是:钱,也就是薪水,是实在没什么值得交换的情况下的最终结算手段。而这个结算手段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分散和不重要。
叁
老罗在2015年的跨年演讲的时候,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一次打滴滴专车,问师傅一个月挣多少钱?师傅说8千多块钱吧。
“开专车这么辛苦,那师傅要给你找一份月薪8千的大公司工作,你干不干?”
“不干,不自由。”
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普通民众的最大福利:自由,终于是可以量化的一个价码了。
在这个时代以前,自由从来不是价码,稳定才是。一个人找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吸引他的不仅仅是这个月能挣多少钱,而是这种挣钱的生活能不被干扰的持续多少年。
一个企业能开出月薪8千的工资,不保证能一直干;另一个企业只开7千,但能保证员工5年不失业。大多数人会选择稳定的7千元。差出的那1千元,就是“稳定”的价码。
而这个价码正在被互联网飞快的碾碎,取代以“自由”。
仅仅是挣钱生存下去来说,这个年代真的是黄金年代。人和人几乎不需要考虑饿肚子的问题。
看看这组收入数据:
2014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2443元。
O2O月嫂平均月薪:8164元。
按摩师12244元。
装修工:8126元。
专车司机:12302元。
除了后面四项,我身边还有很多的淘宝店主、微商、在“回家吃饭”app做饭的阿姨、自由撰稿人,轻松拿到8000以上收入的比比皆是(还不用交税!)。
这些全部是没有工作、没有单位、没有稳定的人群,但互联网带来的自由就业的广泛机会,让他们的“自由”有了充分的溢价。当他们无法忍受企业的压力,加班的压力的时候,他们不用担心“失业”带来的问题,社会不会抛弃他们,很多人反倒活的更好。
而为什么还有大量的毕业生拿着平均2443的月薪,留在企业里?“自由”有着这么大的溢价,还是有人愿意牺牲,他们希望换取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企业还认为这几千块钱的差价是“稳定”带来的,那它就是一个传统的、需要改变的、濒临被淘汰的组织。
这个可以带来几千甚至上万元差价的、远远超越了“稳定”的、甚至让许多人愿意用薪水加上“自由”去换的东西,叫做——未来。
肆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到的“未来”,绝不是“企业的未来”、“团队的未来”,而是百分之百的“个人的未来”。
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未来,管理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因为自己把个人的未来和公司的未来捆绑在一起,于是希望员工也能这么想。而这里最大的矛盾就是,企业的未来根本不等同于员工个人的未来。
公司是管理者和员工为达成阶段性的目标,临时拼凑的组织。对外,这个组织进行商业交换获取利益;对内,组织内的成员同样互相交换获取利益。
新时代的人才溢价体系中,“个人未来”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当企业的员工希望用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换取更好的个人未来,而企业的管理者却只和员工谈现在的待遇的时候,这个交换显然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交换,就会被飞快的解约。
企业需要关注的,恰恰是员工离开企业后的未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换得他离职之前的甘心付出。
对于这个“未来”的定义,就是新时代企业和旧时代企业的分水岭。
聊到这儿,可以搬出今天推荐给企业和团队管理者、以及希望找到好公司的员工读的书:《联盟》。
作者里德·霍夫曼,全球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领英的创始人之一和执行总裁,硅谷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的合伙人。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终身雇佣制的时代已经过去,联盟式的新型雇佣时代来临。
雇佣制的时代,无论雇主怎样宣扬“公司就是你的家”,无论员工怎样表达“我就是热爱加班”,雇主和员工之间永远是互不信任的关系。这种互不信任是从员工第一天上班就开始的。
而打破这种不信任的方法,不是改善“雇佣”的方式,而是从根本和宏观上打破雇佣关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式的联盟关系。
伍
书中提到了企业和员工怎样就各自的未来进行交换。
通过开诚布公的双向对话建立信任,打造合适的任期计划。
注意,对话一定是双向的。很多企业在进行新员工任期计划的时候,都只谈公司的5年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员工做哪些事。却从来不问员工,你的5年计划是什么?
而了解员工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是企业和员工建立信任最重要的一步。
同样,在介绍自己企业的理想的时候,也一定要定位非常准确。比如沃尔玛的理想是“为客户节省更多的时间,享受更好的购物体验”。而“创造更好的绩效”这种东西还是算了,这是每一家公司都会有的共性的目标。
几个比较不错的问题是:你希望五年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五年后你还在公司,你希望做到什么职位?五年之后,如果你离开公司,你希望进入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企业能帮你实现你的目标,你愿意帮企业实现目标做些什么?
在员工的任期内,不断进行检查和反馈。
同样的,检查和反馈同样是双向的。企业需要检查员工的工作效果,同样需要考虑现自己对员工的职业目标有所助益。
离职不是联盟的结束,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企业与员工的联盟关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不让员工为离职感到尴尬,是企业的责任。无论是员工的个人发展不再能帮助企业,还是企业的发展和帮助不再能够实现员工的理想,分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雇佣期的结束并不代表联盟关系的结束。此时不应加入道德的因素,让员工觉得离职是一件“对不起公司培养”的事。
很多大公司如宝洁公司、阿里巴巴,都有人员数量庞大的“前员工联盟”。宝洁公司的前员工联盟组织人数高达25万。
企业给这些优秀的前员工以特殊的福利,比如为他们写推荐信、参加前员工聚会、购买公司商品享受折扣价、维护前员工联盟关系为他们彼此打通人脉等等。
而前员工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则更大,比如为企业介绍新员工、为企业做外界口碑宣传、在离职后为团队提出真正存在的问题(很多问题在职时候是不方便说的)、为管理者提供新的人脉关系等等。
“联盟关系”不是企业管理的改进方法,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思维转换。为达成这个目标,管理者除了需要多费很多心思,还需要牺牲很多——比如领导的权威性。
企业和员工的互惠,绝不仅仅是金钱和劳动力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帮助实现其梦想的关系。
这篇文章绝不是建议管理者去做一个“好人”。我认为从来没有什么“善良的公司”或是“体贴的领导”,商业本就是冷酷而理性的,做什么选择,如何实施,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一个企业的领导选择做一个关心员工未来的人,那不是他善良体贴,而只是他更了解时代的变化和自己已经被新的供求关系逼到墙角的处境,做出的对企业发展更有好处的决策。我希望每一个管理者都能够有更理性的思考,也希望每一个拿自由换未来的人找到这样的联盟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