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适逢乱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从降虏中选拔人才的例子比比皆是,投降者有的裂土封侯,有的却晚节不保,如于禁,字文则。
古之名将,何以加之
于禁在黄巾时期就已经登场,一开始在鲍信帐下,也没什么背景,在军中多年只混到了都伯,也就领几十人。后来鲍信迎来曹操,于禁也就归了曹操麾下,这时候他得到了王朗的赏识,认为他的才能足以担任大将,“荐禁才任大将军”。
也是凭着这次推荐,曹操和于禁好好聊了一次,给于禁升任军司马,大约能领500人,进步许多。于禁也没辜负曹操,陪着曹操征战了三十余年,看看他的作战履历也是一大串的“从、别”,曹操对兵权控制十分严格,于禁前期也没有独自领兵的机会。
曹操是把于禁、乐进、张辽三人放在一起夸奖的,因为他们都打仗勇猛,于禁也有多次斩将记录。官渡之战时,于禁本来是作为先锋的,后来曹操给了他两千人守延津,在袁绍的围攻下足足坚守了一个月,后来更是跟乐进联手拿下了袁绍几十处据点。
曹操与袁绍对峙的时候,袁绍堆了个土山,居高临下射箭,曹军伤亡不小,还无力还击,士气也受损,又是于禁站出来奋力作战,鼓舞了军中士气。
遭遇张绣反叛时,先是曹操作战不利,然后轻骑跑路,整个军队也是乱糟糟的,只有于禁的几百人且战且退,就算有伤亡也没有乱了阵脚。后有追兵,旁边还有青州兵诬陷他造反,于禁却表示他相信曹操的机智,坚持先构筑好营地,再去见曹操。
这种行为深得曹操欢心,让于禁一举封侯,还大加夸赞“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一定能超越他”,“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理字当头
于禁做事最重一个理字,他在张绣叛乱带兵撤退的过程中,发现同是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正在劫掠百姓,青州兵就曹操收编的黄巾余党。于禁非常生气,也不顾后边可能到来的追兵,先带兵打了青州兵一通,细数他们的罪状,这些青州兵跑去曹操那诬陷于禁要造反,当然曹操没理会。
昌豨反叛曹操多次,这次是于禁去征讨,刚一包围,昌豨又投降了,而且昌豨还是于禁的老朋友,但于禁却认死理,“围而后降者不赦”,含着眼泪把昌豨杀了,朋友的情谊在于禁眼中还是抵不过法理的。
于禁的性格刚毅稳重,他以威严治军,没什么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经历,不是很得军心,严密的法度却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这种治军也让于禁军攻守兼备,既有先登斩将,还有“有不可动之节”。
曹操曾想夺了朱灵的兵权,但又怕朱灵的手下人作乱,他知道于禁威望够重,就派于禁带了几十骑去接手朱灵的军队,于禁到了那,朱灵等人于禁眼里就军法俩字,都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地看着于禁夺了朱灵的兵权。
一失足成千古恨
于禁作为一个著名的背景帝,“水淹七军”这件事简直是他一生的痛,当初关羽率军攻曹仁,是于禁带领援军来支援曹仁。但是于禁的运气很差,正好碰到了天灾,汹涌的洪水可以高出地面好几米。
于禁选择扎营的地方也不对,出来客场作战,于禁并没有考虑到地理与天气因素,同在一个战区,于禁军被洪水淹没,关羽军却不然,这就是于禁的败笔了。
后面的事就是水淹七军了,但是要注意这是天灾,并不是关羽人为制造的。面临关羽的攻势,于禁、庞德先后被俘,但是庞德选择死不屈节,于禁请降,让曹操为此叹息许久,“我认识于禁三十年,怎么临危处难反倒不如庞德呢”。
要知道于禁只投降了这一次,就背上了莫大的骂名,在东吴的时候还要被虞翻骂。而同为五子良将的张郃、张辽、徐晃都有过投降的经历,区别在哪?他们的效力对象都死了,于禁则不同,曹魏不但没灭亡,孙权还向曹丕称臣,把于禁又送回来了。
再者于禁作为援军的总指挥,还是一代名将,他的投降对曹军的士气打击极大,也让关羽达成了“威震华夏”的成就,虽然投降的人极多,但不幸的是于禁负主要责任,要背锅....
于禁回到魏国悔恨得痛哭流涕,曹丕安慰了他一通,让他官复原位。但曹丕是个调皮鬼,让于禁去拜谒曹操的陵墓,又让人画了“关羽获胜、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投降”的场景,帮于禁回忆起当初的梦魇,于禁也因此羞愤而死。死了还被追谥“厉侯”,这是少见的恶谥,没一个能对得上于禁的功勋。
岂料不测风云,不为一身辨曲直。
看官感兴趣的话,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