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AIGC创作
“再凑 50 万首付,就能在郊区买套小两居”,这话我和老婆算了三年,最后还是咬咬牙说了 “算了”—— 与其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不如换种活法。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我们一家四口开着房车,过上了近 2 年的旅居生活,日子竟比当初盼着的 “学区房生活” 还舒坦。
2023 年初,我们把攒了 8 年的 30 万存款,没用来付首付,反而买了辆二手房车,又花 5 万改造成 “移动的家”:驾驶室后面隔出小卧室,女儿的上下铺贴着卡通贴纸,儿子的玩具箱塞在储物柜里,车尾的小厨房摆着老婆最爱的砂锅,车顶还装了太阳能板,不用总担心没电。
出发那天,女儿抱着她的小兔子玩偶问:“妈妈,我们要住到云朵里吗?” 我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心里却有点打鼓 —— 毕竟以前连露营都没试过,突然要带着两个娃长期旅居,谁知道会遇到啥麻烦。
可真正上路后才发现,日子比想象中自在多了。春天我们停在江南的古镇旁,早上被河边的鸟鸣叫醒,老婆在房车外支起小锅,煮碗阳春面就着古镇的晨雾吃;夏天开到青岛的海边,傍晚把折叠桌椅搬到沙滩上,看着孩子们追着浪花跑,我和老婆喝着冰镇啤酒,吹着海风聊天,比在空调房里舒服百倍。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孩子的变化。以前女儿在幼儿园总怯生生的,现在见了陌生人会主动打招呼,还会跟卖水果的阿姨学方言;儿子以前总抱着平板不放,现在每天追着蝴蝶跑,还会把捡到的树叶做成标本。去年秋天在云南,我们跟着当地村民去摘橙子,孩子们第一次知道水果从树上摘下来有多甜,回来后还写了篇日记,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读。
当然,旅居生活也有 “麻烦事”:冬天房车暖气不够,我们就裹着厚被子在车里看电影;偶尔遇到没水没电的营地,就去附近的老乡家借点水,再用备用发电机应急。但这些小插曲,反而成了一家人的 “共同回忆”—— 女儿总说 “冻着鼻子看星星最有意思”,儿子还把借水的经历画成了漫画。
现在有人问我:“没房子,孩子以后上学咋办?” 我会指着车窗外的风景说:“你看,这两年他们见过江南的春雨、海边的落日、云南的梯田,这些都是课本里学不到的。” 再说,房车停在哪个城市,我们就给孩子找当地的临时学校,反而让他们接触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昨天晚上,我们把房车停在安徽的一个山村旁,老婆在厨房煮着鸡汤,孩子们在车外追萤火虫,我坐在车顶看着星星。突然觉得,当初没买成房,或许是生活给我们的另一个礼物 —— 房子是固定的,但家可以是移动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能过出好日子。
明年春天,我们打算开着房车去新疆,听说那里的杏花沟特别美。至于买房的事,我们不再着急了 —— 比起一套固定的房子,我们更想给孩子一个 “装着全世界” 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