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的理智,都是情感驱动

理智的面对生活,不受情绪的干扰,这样决策会更优良,不至于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尽可能的更理智些。

也有人提出有些人天生就理智点,有些人天生就情绪化点。

世界不正是如此才更加的精彩,乐观者发明了飞机,悲观者发明了降落伞,理智的人更倾向于成为科研型人才,情绪化的人更倾向于成为文艺型人才,各尽其才。

可是有个关于消费的研究貌似打破了以往我们的认知,很有可能,我们所谓的理智,也是情感的一部分。

说到这个研究时,科普两个概念:伏隔核和岛叶。

伏隔核,我们大脑的一个部位,大脑两侧的半球都有,早在1950年代,James Olds与Peter Milner在大白鼠的隔区植入电极对此进行研究,发现这个部分属于欢快中心,在大脑欢笑、快乐、成瘾等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就是说大脑在欢快的时候,伏隔核会变得活跃起来。

岛叶,同样也是大脑的一部分,分别位于大脑双侧,但是部位跟伏隔核有所区别,2007年美国科学作家桑德拉对岛叶进行了解读,认为岛叶跟人的负面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换句话,当你有负面的情绪的时候,岛叶同样会变得活跃起来。

以前心理学的研究和调查没有实际可以考量的东西,往往需要进行推断然后进行判断,缺乏客观性。

现在社会的研究借助科技的发展,可以通过fMRI(磁共振技术中的一种)来直观的观察。

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联合进行了一个研究,主要研究了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人们的脑活动是怎么样的?


我们面对一个商品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面对一个东西很想买的时候,伏隔核会异常的活跃。看到一个不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岛叶也相应活跃起来。

如果处于纠结状态,拿不到注意,这个时候大脑的活动区域不是只有一个区域活动,而是两个区域都开始活跃。

买了能拥有它,很开心,但是浪费钱。不买又觉得挺难过的,错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两种情绪交换变化。

虽然纠结,最终还是会做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取决于伏隔核和岛叶各自的活跃程度,谁更强就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购买东西如果需要理智点,那么理智哪里去了?问题在研究中买与不买都是情感性的问题。

如果我们选择购买,也可以是理智的,理由如下:

* 便宜,买一送一的活动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 衣柜空缺,自己也缺衣服,反正以后也是要买的。

* 优惠券快过期了,不用 就浪费了。

如果我们选择不购买,同样也可以理智,理由如下:

* 再便宜的东西用不上,买了也白买。

* 女性的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

* 优惠券能值几毛钱。

买和不买与否,跟理智没多大关系,因为你最后买还是不买,你都可以理智的给出自己一些理由,真正驱动你去买和不买的是你的情感。

理智哪里去了?在大脑中是那个区域负责的?如果加入这个考量,那就更加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哈佛大学乔舒亚·格林认为,我们的抽象思维系统,位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抽象思维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跟多巴胺系统联系密切。而多巴胺是调控情绪的重要激素。

哪怕是我们的抽象思维系统,理智也是受到情感的驱动。


例如看见一个帅哥和美女,心动了,上去搭讪,会不会显得自己太随便,不上去搭讪,很有可能就错过了一段姻缘。

无论去与不去都是可以理智分析,去与不去往往取决你当时的情感。

两个进化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利斯克西斯的《理性动物》中写道人类进化到现在,自然选择提供了七个思维模型给我们,七个思维模型并不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协作来完成人类的思维活动。

七个思维模型都是情感性的模型,我们的理性都是后面自己给自己加上去的。之前的文章《我们不具有有意识的思想,也不具有有意识的行动》 也有提到,我们做的行动并没有意识,只是后面我们赋予理由,将其正当化。

我们所谓的理智也可能是我们情感化后给出的解释。所以,哪来的理智,都是情感驱动后的结果。

既然都是情感的驱动,有些情感有时候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理智又起不到作用,我们可以反过来通过情感来帮助自己。

也许某些人情感过激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

当时发泄痛快了,回头想想,还是很痛苦的,长期的痛比起短期的痛苦都是情感,当我们认识到两种情感的时候,就会有个取舍,以后再次面对相似问题的时候,两种情感都曾存在你的记忆中,哪种情感活动更强烈些就会促使你做出某些选择。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自己对情感的了解,知道后面会有长期的痛,从而降低发泄痛快的情感。

做自己的旁观者,观察自己,是一种境界,也是可以习得的技能。

人类作为群居物种,本就是容易受到情感驱动,理智成了情感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情感。

不需要因为自己不够理智而过于自责,我们本来就是有情感的物种。


强烈推荐参考链接:http://pan.baidu.com/s/1bp6kiU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虚构类 本周虚构类榜单首位花落戴维·伽特森《雪落香杉树》,出版历程颇具周折的同性小说《戴上手套擦泪》升至次席位置。...
    b09447f6a28d阅读 3,841评论 0 6
  • 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学同学发的一则信息: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 立马被惊艳到了。 百度了一下,发现这句话出自一...
    庄周那只蝶阅读 1,241评论 4 4
  • 二月暮 春回大地几日 又春寒 你来的太晚 我已不盼 银装素裹 白雪绵延 迎风如絮 轻袭面 点点凉意洗倦 超然 心心...
    宋予屿阅读 3,056评论 3 6
  • 之前,也不知是自己年纪愈长的原因,还是年味儿真的淡了?虽年关将近,但始终感受不到。今天出门,看到道路两旁开始有卖春...
    好梦不遥远阅读 3,030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