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张翰千里归思的美食——菜羹

菜羹

【导读】

姜特立,字邦杰,浙江丽水人。南宋诗人,姜特立是一名武将,官至庆远军节度使。这首诗题目叫“菜羹”,大概是他在食用菜羹时,有感而发。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物贵适口”的饮食观点。诗人认为只要喜爱,即使是寻常的蒓羹、菰菜,也是人间至味。一味青睐肥腻奢华饮食的人,是无法体会清淡素洁食物的美味的。

【原诗】

                    《菜羹》

          凡物贵适口,何必费橐金。

          莼羹与菰菜,千里起归心。

          野有美芹献,重意有所临。

          淡薄斯近道,厚味腊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注释】

1.适口:适合自己的口味喜好。

2.橐金:橐:读如驼,盛物的袋子。橐金:一袋子金子,意即很多钱

3.蒓羹:莼菜做的羹汤。莼菜,别名马蹄草、屏风、淳菜、水葵、茆等,是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叶面深绿色,叶背紫色,嫩茎和叶背有胶状透明物质,依细长的茎叶升浮于水面,酷似小小的荷叶。因为它的叶子上有粘液,用文火慢炖,做羹风味甚佳。太湖一带的莼菜,人称“江东第一妙品”,鲜美、清香、滑嫩,既可用来炒菜,也可以炖羹。

莼菜羹

4.菰菜:即茭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八·菰》中提到:“春末生白茅如筍,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生、熟皆可啖,甜美。”

菰菜

5.千里起归心: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号称“江南三大名菜”。《晋书·文苑传·张翰》中记载:在千里之外做官的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6.野:乡间,指乡野民间

7.美芹献:《列子·杨朱》中记载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向一位当地大户富人推荐一种自认为很好吃的野芹菜,富人尝后,难吃无比。众人都嘲笑这个农夫。后来“献芹”常常比喻自己的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8. 重意:深情厚意。

9.淡薄:指食物清淡

10.近道:接近处世的真理。

11.厚味:美味;美食。

12.腊毒深:腊:读如西,极,表程度。腊毒深:剧毒,极毒。

13.膏粱徒:贪图甘肥鲜美食物的人。

14.藜:俗称灰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

藜——灰灰菜

15.藿:豆类植物的叶子,嫩时可食。藜藿代指比较粗劣的食物。

藿——豆苗

【译文】

大凡食物,无论贵贱,贵在适合各自口味,不必非要花费重金去置办山珍海味。

莼菜羹和菰菜这样的简单食物,也曾让离家千里的张翰起了归乡之心。

乡间野老以野芹为美味,献于他人,食物虽粗贱,但送上的是一片深情厚意。

享用素淡的食物更能接近人间至道,肥美的食物反而充满剧毒。

那些贪图甘肥鲜美食物的家伙们,乡间美味的野菜是不会成为他们的知音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