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天安府左仆射府灯火通明。李鸿儒的书房内,坐着两个人,正是李鸿儒和吏部尚书张琳,俩人一身便装,正在对弈。
“不知李兄,对此事有何高见呢?”张琳将手中黑棋落下,问道。
“嗯,张兄所说何事?”此时,李鸿儒眉头紧缩,正在盯着棋盘,随口应道。
“李兄,当然是宋一一事啦。”张琳笑道。
“哦,这件事啊。我已有了决断。”李鸿儒落下手中白子。
“愿闻其详!”张琳看着李鸿儒。
“不知张兄可曾听过两桃杀三士的故事。”李鸿儒笑道。
“听过,不知道李兄何解?”张琳忙问。
“听说,宋一手中有两位猛将,朱五六和孙四七。此二人是宋一的结拜兄弟。宋一,为人仗义,广交好友,但却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才。而朱五六是一个野心极大,好勇力的人。孙四七,性情极为温和顺从。”李鸿儒抿了一口香茗。
“没想到,李兄的消息如此灵通。”张琳笑道。
“如何将宋一封王,朱五六和孙四七必定顺心辅佐。如果将朱五六封王,其余二人因其性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多只是手下人不服而已。但是……”李鸿儒笑着捻起一颗棋子。
“李兄,你是说?”李鸿儒点点头,两人相识一笑。“高!李兄实在是高!”张琳由衷地赞道。
一个月后,诸多事项已经谈妥,宋一人等同意招安。这是正是夏至日,阳光明媚,钦差大臣李笃正快马加鞭赶往江中省首府河安郡城。到城内,直奔宋府。此时,宋府上下早张灯结彩,一片喜气。
“圣旨到!宋一等人接旨!”李笃下马喝道。宋一等人出来迎接,跪下,山呼万岁。
李笃扫视了一下跪下的众人,心中一生冷笑,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宋一、孙四七和朱五六顺应天道,愿意归顺风唐,镇压一方。赐名宋安、孙和、朱伏。封宋安为江中王。封孙和为江中水路总兵大将军,命孙和领军奔赴安西省广和郡为朕抵御匈奴。封朱伏为琅琊郡守,协助赵王李成德镇压华西省方三起义。即日启程,不得有误!钦此!”众人一脸惊愕。李笃笑道:“诸位接旨吧。”众人忙称谢主隆恩。
“李钦差,在下已经备下薄酒。请入席!”宋安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江中王如此盛情,下官却之不恭了。”说着,也不客气迈步走向府内。宋安连忙跟上。其余众人咬牙切齿地嘀咕道:“有什么了不起,这个狗官一脸趾高气扬的!”孙和回头笑道:“诸位莫气,钦差大人是皇上的亲信。来宣旨,就是脸上挂着如朕亲临这四个字,正常正常。”说着,跟了进去。众人也鱼贯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