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仿佛是思考的载体,大脑中却没有思考的形体,作者提到人脑的左右脑分工,以及左右脑连接的胼胝体实现左右脑相互间的作用。然而 the brain is necessary for thought, but it has not shown that the brain is sufficient for thought. 通过仔细研读这章节,终于认识到什么是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的辨认以及训练。了解到思维的可塑造性。
1.是什么?
简单划分,人的意识分为直接和间接,也就是感觉(feeling)和思考(thinking)。
感觉是因为事物而自发性的产生的情绪,情感和希望,感觉会指引着人们做出某种行为,而持续的喜爱的感觉则会让人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即使遇到一些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这一理论相契合了。“上瘾”则是一种不受个人控制的喜爱的感觉,因事物对个人生活产生偏离正常轨道的影响,社会和周围的人对此大多批评。
思考则是有意识的行为,思考的结果会因为种种因素而被定义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但是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人们习惯用“大脑高速运转”这个词组来形容“思考”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人们开始思考,他需要耗费精力,横向和纵向的思考,必然会得到一个结果。作者提到的思考的的目的是“解决一个问题”“做一个决定”“增加知识”。无论是哪一个目的,思考者都会得到一个结果,这个是不同于感觉。感觉可以是线性的,思考是框架,是会在思考者脑中形成一个结点。思考的三性:reflective, creative and critical 说明了思考的多层次。
2.思考者
既然人不能只凭借个人感觉为人行事,三思而后行似乎又过于高位。作为思考的行为主体,人其实不必过于小心而不敢言不敢为,相反,我们应当思之,为之,改之。作者提到的几点准则,可以借鉴:
1)为个人观点提供当下能提供的优秀而充分的理由。
2)无论个人观点和决定同主旋律相同或者相悖,只做出合理的决定。
3)为某一件事情寻找答案的过程时思考的一部分
4)批判性思考时习惯,可以后天习之,无需自认为朽木不可雕。
3.思考和生活
为人处事的终极目标不过是过好一生,思考是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想是daydream,思考是为解答个人的疑惑,需要问古人,今人;思考不是一蹴而就,随着阅历的增长,就某一问题的认知会改变。所以作者写到了思考同记录,辩论,查阅书籍,不同的认知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记录自己的思考,也要反过来去审视。“温故而知新”是对他人知识的重新认知,“自省”则是对个人知识的重新认知。这是我个人非常缺乏的,所以今后会有意识地回头翻阅自己写过的东西,改错而精进。
辩论的宗旨是通过思维的碰撞,补给不足,拓展思维。对辩论的主题提前做到尽可能多的了解,知其一而知其二,三,四,在辩论的过程中就他人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讨论,真正地对个人的思考有启发。
4.读后感
这本书真的是“干货”十足。书中的例子很容易就让我想到了读书,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思考的种种误区。曾经的“假装在思考”“以为自己天生没有逻辑细胞”深深地困扰着我。当自己逐渐接触越来越多的破案小说,跟着其中的线索和逻辑在思考种种可能性,逻辑思维的概念在一点点的影响我在生活中的决策。书中提到的种种指南,可操作性很强,我也相信对每个认真实施的人的影响会很大。但是,做事情切忌“心浮气躁”,在寻找思考的可能性的同时是对自己心性的锻炼,抽丝剥茧般的静心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