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期,我班来了两个插班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两个孩子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随父母流动打工,流动上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差,数学勉强及格,语文、英语都不及格,尤其是作文,连写一段话都十分困难。
为了提高这两个插班生的语文成绩,除了课上课后多关注他们,为他们多开小灶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必须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那就是家长必须每天晚上在家监督孩子,让孩子课外阅读一小时,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这两个孩子语文成绩差,主要就是写作能力太差了。他们在之前的学校里,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读过。我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让他们增加一点词汇量和写作素材,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那么,什么是写作能力呢?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一书中,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
自从我开始自媒体写作以来,经常觉得脑子像被卡住了一样,原因就是我平时输入太少了。粥左罗告诉我们,只有高质量的输入,脑子才有货,才能不断掌握新知,获得新观点,产生新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长期、稳定、高质量地输出内容。
怎样提升自己的输入效果呢?
粥左罗给了3个建议:
1.提高输入强度。
作者告诉我们,在思考力、表达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个每年阅读500万字的人和一个每年阅读50万字的人,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一年的输入差距就这么大,持续数年之后,差距就不是一般大,而是非常大了。
两个插班生的作文能力,比原班同学差的原因,就是他们从来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而原班同学每周要读完一本课外书。不同的输入效果,产生了不同的输出结果。
为什么我在书友共读群里进步最慢呢?书友中,几乎都是本科毕业,甚至有的是研究生毕业。他们有的从小就热爱读书,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可是我呢,才中专毕业,总共就读了11年书。从小到大,我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参加工作以后,也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直到去年年底,我才开始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算起来,我读过的课外书,还不及书友们的零头呢。
我这样的输入状态,脑子里能有多少知识可以拿出来用呢?所以,与伙伴们拉开远远的距离,那是必然的了。我若想在写作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就必须坚持每天有大量的输入。
2.提高输入标准
作者通过自己和几个同学聚会,同学请大家看豆瓣评分很低的烂片,导致看不下去的事例,告诉我们,阅读也跟看电影一样,不要浪费时间去读垃圾文章。
怎样选书来阅读呢?
作者强调,首先,选书不能太随意,可以看读者评价,看豆瓣评分,看业界口碑。其次,选公众号,要多关注优质号。从朋友圈里点开一篇文章,看看前两段,就可以判断文章的好坏,不要一股脑地往下看。最后,卸载那些只提供无营养信息的内容的客户端,别浪费时间自己的时间。
我现在阅读的书籍,主要是阅读、写作、认知等方面的书籍,因为,这几个方面,都是我非常欠缺、也急需补充的东西。当然,我也学会了从各读书平台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3.提高输入效果
半年多来,我每天都挤时间看书。为了早起看书,还加入了一个早起群。每周至少看完一本书,可总感觉书读完就忘了。虽然也有做读书笔记,但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总是抓不到书的要点。
其实,我这种阅读就是无效阅读。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目的。
为此,作者给我们提了几点阅读建议:
(1)要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2)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的习惯;
(3)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
(4)好内容要反反复复读;
(5)阅读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
(6)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我的阅读效果差,就因为阅读过程缺乏思考,做的笔记只是简单摘抄,没有对知识进行内化。更重要的是,我很少重新阅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或书籍,几乎都是一次性阅读。所以阅读效果差,就不足为奇了。
看来,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就要从输入强度、输入标准、输入效果3方面进行提升。因为,只有高质量的输入,才有高质量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