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清明前后去柳青墓(《创业史》作者,墓在长安皇甫乡神禾塬畔,可以俯瞰皇甫川,远眺终南山)扫墓,初夏的中午,天气已经很热。车停在墓园后的路边,走过一条窄巷子,绕过墓园围墙,突然眼前一亮,有了新变化:
墓园简陋的红砖墙上被刷白了,画了一幅幅的画,都是有关柳青工作生活的人物画。
然后就看到一个20左右的姑娘正在画画。好奇,我就问他,这个墓园要整修吗?他说这个他不清楚,这活儿是他师傅接下来的。他师傅是美院毕业的。
我听她的口音,不像本地人,问他是哪里人啊?也是美院的学生吗?
他说不是。那你这个画儿画的挺好呀。我赞叹到。
他说是跟师傅学的。他的老家在四川的一个农村,娣妹们多,很小就不上学了。有一次他师傅到他们那儿采风画画,哎呀,他就觉得画特别好,觉得自己一下子爱上画画了,就拜了师,然后就跟着师傅赱了,走南闯北,给他师傅帮忙干活做饭,然后自己也学着画。快两年了,还没回去过。师傅说他学得很刻苦,进步很快。他很自豪:我很快就能出师,独立画画挣钱了。我认为他将来应该去大学深造下,他说在实践中学得更快,更扎实,但肯定还要继续学习,深造,因为他爱画画,这也是他自己选的路。
那我问你师傅呢?他说我师傅去买颜料了,我们现在呀,因为他这个工钱没结,我们这个现在这个颜料都买不起了。。他放下手中画笔,我们聊了起来,真是一种很开朗健谈的性格,焕发着生命的质朴的活力。
我问你们生活怎么办啊?他指着旁边的一个矮旧的军绿帐篷的,搭在还未起身的麦子地里边,因为麦子苗还不高,说他就住那儿,自己做饭吃。
生活真的是很艰苦,但是我想他干的自己喜欢的事嗯,应该是不以为苦,不会感到丝毫窘迫的。
一会儿听见一个喇叭声,他笑着说师傅回来了,开的一辆小面包,破旧的小面包,一个头发长长的青年男子下车,女子就过去帮忙卸颜料了。
真的是很惊讶,佩服于他们的这种对生活对明天的满满的活力与热情,像一颗种子,像一颗小草一样,即使生活坚如磐石,也无法阻挡他野蛮而热情的生长。
他是个大眼睛萌萌哒的川妹子。
川妹子棒棒哒!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