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可以上得扎实、朴实和厚实
假期一直在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被文章中朴素的语言所打动。经常边读边思考,细品书中的语言文字,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对比,慢慢理解“朴素”二字的含义所在……
怎样让语文课上得“实”一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识字
书中以于老师的课堂为例,课堂伊始,开门见山地进入识字环节,“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引出了生字词的识记和积累。这样高明的开场环节很真实、很朴素,不虚假,不做作。
接着写字环节,于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对”,而且要写“美”,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这不真是很好地落实新课标对写字的要求吗?不但会“认读”,而且会“书写”,不但能写“对”,而且要写“美”,这才是真正的“识字”教学。
小语界另一位名师薛法根,在识字环节要求学生“生字首次放大书写”,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生字,他在板书后总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放大书写一遍。放多大呢?他说一般是四个格子的位置,即生字本的四个格子组成一个大格子。学生这样写一遍后,对生字的结构、外形特征,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值得学习!
对于词语的理解,例如:“姹紫嫣红”一词,于老师把它与“眼花缭乱”做对比,引导学生悟出:“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而不是花的形态或姿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饱经风霜”一词,通过文中从车夫额头上的皱纹、干裂的嘴唇、深陷的眼眶、高高凸起的额骨、蜡黄的脸色、和实际不相符的年龄、乱得像稻草的头发等方面描述了他们心目中“饱经风霜”的脸。有了这样的想象和体验,“饱经风霜”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就镌刻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关注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课堂上由于时间问题,落实不到位,甚至匆匆代过。在理解词语意思中,新课标指出: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对于词语的理解,就应该根据课标要求,扎实有效地在课堂上落实。
常规的课堂上,我们习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让孩子死记硬背,记住就可以了,而不管孩子们是否理解了这个词语。没有思维的参与,任何活动都不会有生命,记忆也是这样。
二、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读书
于老师曾这样说:“有人把读书叫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朗读课文时,于老师通过前后五次指导,让学生在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带表情读的过程里反复比较,反复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此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进了文本,贴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
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怎么处理朗读的呢?仅限于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小组赛读等。但是学生究竟读得怎么样?他们读懂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学生究竟有没有好好的读书呢?我想,在以后的备课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进行教学设计。
于老师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真正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朗读,这样的课堂何处不充满魅力呢?这也是我要学习的。
除了表情朗读以外,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静心读书呢?文中于老师引导学生投入地、静静地读书和加批注。
余秋雨曾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
是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宁静的,是远离喧嚣的,是灵魂与文本的交融,因而,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静静读书的环境。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也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
当学生默默在文字中潜泳的时候,尽管他们表面’静若处子’,思维却’动如脱兔’,宁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思考的潜流,灵光在闪现。
常规课堂上,我们注重的多是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内心。其实,我们只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沉思,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勾画,去圈点,去批注。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三、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写作
学习写作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平时的课堂,阅读课只是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才用来写作,阅读和写作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殊不知,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于老师就抓住阅读课带领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于老师在学生写完后,并不急于让学生展示,而是让大家自行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怎么修改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写完了,从头至尾看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这节课,于老师就给学生介绍了“朗读检查法”,并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自我检查。确实如此,很多时候,默读并不一定能检查出不通顺的地方,而出声朗读,语感本能地会告诉你,哪里是通顺的,哪里是不通顺的。就如平时说话,谁也不会把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先写下来,但我们说出来的话却是通顺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语感。所以,“朗读检查法”是个有效的自我检查的方法,于老师深谙此道。
自我修改之后,于老师进行集中指导。他从字、词、句、修辞的运用是否合适,文章段落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洁,情感是否真挚等方面进行指导评析。发现学生的优点,马上就提出表扬。针对出现的问题,他也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发现不足,然后纠正,才能让学生有所进步。
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原来可以上得这样真实、扎实、厚实和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