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孩子教育的理念,学区房和培训班可窥一斑,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
任何时候孩子都是第一位的,我们对孩子的爱总是倾其所有,毫无保留,总是怕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最近看到一句话:凡是把孩子放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江歌案,在日本街头,我们也看到一个失独单亲母亲的苦楚和节衣缩食的生活状态,也宁愿把孩子送到国外,当意外来临时,对家庭是一个揪心的悲剧。
好的家庭,绝不把孩子放第一位。
1
王宝强曾经带着女儿娜娜去参加爸爸去哪了,节目里这也不参与那也不参与的娜娜,三步离不开爸爸,大多数时候都是宝强抱着。
王宝强一如既往的好脾气,无条件满足孩子一切要求,除了星星似乎都摘回来。宝强单独哄孩子睡觉,女儿撒娇让爸爸去罚站,不许上床,宝强居然一边说好一边站到墙角。
节目中的娜娜,对比其他家的孩子,欠教养,道理不懂,耍横第一,对宝强指手画脚的行为,被网友诟病无数,宝强在教育子女方面遭到很大质疑。
还有一次,蒙面摸手猜对象环节,所有的夫妻相拥大笑,孩子都被冷落在一边,只有宝强夫妇想到的是先拥抱孩子。
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猜到了,妻离子散,一度是舆论风口浪尖。常年的辛苦打拼,获得了很大的知名度,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把孩子看的比伴侣重要,输掉了整个家庭。
再爱孩子,也不能让他的地位比伴侣高。
2
很多家庭,孩子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权力的主导者,很多时候对父母的决议强行参与,很多家长沾沾自喜。
有孩子之前,弄墨淡妆总相宜有了孩子之后,每天脑袋都是营养均衡,吃喝玩乐,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全然忘了自己,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才发现自己脱离社会太久,已经格格不入。
我们小区就有一位,老婆二胎生了儿子,做起了全职妈妈。
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吃什么给拿什么,孩子的需求从不打折。做好的饭菜孩子不可口,妈妈不厌其烦重新做到满意为止。
孩子渐渐长大了,见得多了要求多了,一旦满足不了,摔东西,打滚,打人,老师管不住,好几家幼儿园加钱都不收。
家长焦躁,孩子更哭的不可开交,家里鸡飞狗跳,头痛不已。
再爱孩子,也不能让他的地位高于一切。
3
邻居是一位钢琴老师,温文尔雅,口若含香,学生遍布名校。
她还有一位姐姐,脾气暴躁,走路带风,说话声音明显搞了两个分贝。
总之,出生相差1岁,相同的父母教养,为何差别也这么大。
原来父母给了姐姐无微不至的爱,学钢琴,跳舞,学画画,父母工作之余把所有精力倾注在了姐姐身上。他们认为妹妹还小,以后来的及,先搞定一个。
姐姐由此是家里的风向标,呼风唤雨,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喜怒哀乐,无奈姐姐的状态和父母的心情一样像极了过山车,反抗叛逆和父母的焦躁,时常让家里弥漫着硝烟。
妹妹很小,看到姐姐的钢琴,画笔,漂亮的衣服,潜移默化的环境里,竟然喜欢上了尘封的钢琴,这一弹就弹到了国外,如今桃李遍天下,小有成就。
无心插柳,还是天资聪颖?
可能有些人会说,他们都出生了一个好家庭。
同样来自农村家庭的中山大学生徐向东,离奇失踪9个月,原因竟是成绩不好,无颜面对勤劳辛苦的父母; 进来大学生出走,跳楼事件频发,究其原因,无论家庭好坏,总是给孩子别人都有的,哪怕超出能力范围。
吧改变命运的期望附加在孩子身上,家里什么都不让做,造成了孩子只会学习,一旦有心理问题,难免结局让家庭陷入更多的苦楚,
4
现实中,有些家长说,怕孩子影响,所以不离婚。
国外也有一个专门研究,跟踪数千个家庭发现,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的冲突水平。
不管离婚与否,把孩子做第一位的考量,日常中的冲突,孩子的长期行为会明显增加。
无论家庭好坏,我们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塑造一个良好的原生态家庭,绝不能把孩子放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