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培养自己,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于常人,让自己在工作、学习中获得优势。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尽管再怎么使劲,再怎么压缩其他时间去“增益吾所不能”,都还是停留在新手阶段,或者,卡在新手到高手过程的瓶颈期,久久不能突破。
时间花了,精力用了,方法试了,如果想培养的技能还是停滞不前,那么推荐阅读本文。
最近,我看完这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里面的观点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这本书详细说明我们对某些事情做不好的原因,以及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做好它们,给自己带来改变,成为大师。同时本书结合实例分析,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01、我们的错误观念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在培养自己时,有三个比较显著的错误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想法,而我们内心似乎也很认同这些观点,因为它们简单,似乎可以解释所有高手成长的秘密。
请注意这三种错误观念:
第一种,做这件事不是我的强项,我现在根本做不好。所以以后永远也做不好。
第二种,我做的越多,效果越好。
第三种,我只要足够努力,不需要专门的方法,按自己理解的方法,简单操作练习,就一定能比别人好。
这三种观念真的是深入人心啊!每一种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别人的言语中。难道大家没发现吗?作者点开了我们认知上的偏移。
现在做不好这件事,一定能代表以后做不好吗?刻意地练习去逐步达到要求,是可以以后做好的,比如演讲、跳舞。它会慢慢改变你的身体,构建新的大脑回路,让你在这件事上变得胸有成竹!
我做得越多,效果不一定越好。如果只频繁地完成操作简单的部分,那么在复杂的方面,你永远是个新手。
用简单的方法培养自己,就能成为大师?你一定知道NBA的球星请的都是专业教练,人家都是拿科学的、专业的方法去培训,你才能在电视上看到那么多精彩的球赛,包括记忆、武术、演讲。你越往上走,就越需要专门的方法去培养自己。简单方法只能造就简单的你,要专业的教学才能有所改变。
02、刻意练习
我们并不是先天地拥有潜能,相反,我们可以创造潜能。
我们需要明确:技能的培养与基因并无关联;不能再生的脑细胞,通过弱化其他回路来构建新的大脑回路,来适应新的技能;生理上的障碍,不是阻挠你的进步的充要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进步的方法在哪呢?
第一,在情境中学习。
第二,在学习时完全专注,用力守住自己的高效时间。
第三,珍惜外界的反馈,记录下来。
第四,根据外界反馈,思考自身无法进步的原因,下次练习时进行改正。
第五,寻求专业的教练(最好一对一),或者专门的方法。
首先在情境中练习,周围有朋友一起练,你就看得到差距,也会发现更多可能性,进步空间加大。
其次,在练习时,越专注,所花的时间越高效,自己的感受就更深,十分钟的专著,要强于一个小时吊儿郎当地操作。
然后,你本次练习的结果,最好有个度量的工具,你才能发现自己有没有进步。每次定目标都要高一点点,逼自己走出舒适区,才能有所突破。
最后,反馈完,一定要吸取教训,努力创建新的操作习惯,改进自身!
最最后,操作的方法,最好是有专人告知,进步更快。当然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也会不断总结新的方法去适应难度,这是极其好的。但是一旦停滞不前,一定要请教比你牛逼的人,这不是自己瞎想就想得通的!
03、书中实例
作者自己雇佣了一个普通研究生史蒂夫,研究一个人记忆数字串长度的能力。史蒂夫从一开始只能记住8、9个数字,停滞了一段时间,在自己逼迫自己记住更多数字的时候,总结方法,到最后可以一口气记住82个数字。
在与前苏联空战时,美军损失很大。美军于是开始王牌训练计划,让最优秀的教练开上苏联战斗机,与学生模拟空战,每次训练完教练再指出学员的错误点,学员不断精进,直到可以打败教练。这样的训练,使得美军飞行员,从之前每击落一架敌机,便损失一架战斗机的情况,扭转成,每损失一架战斗机,平均击落12.5架敌机的局面。
04、书中有大量的实例,来证明刻意练习所带来的“不可能事件”。
现在竞争越来越快,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培养自己,就会不用脑地扎到书堆中寻找最优方法。
这并不好。
边干边学,不断反馈,不断改进。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做的,又内心觉得自己做不好的,不妨看完此文去试一试啊,希望给你带来蜕变。
(尤其是大学生,时间充裕,又没有人管你,大四毕业后就业很需要核心竞争力,不妨利用这个方法,利用这些时间,赶紧培养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