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物是一种可以增进儿童行为反应的事物,当孩子做出行为后,给予或收回这种事物就可以改变行为表现方式。
所谓增强物是指足以改变行为或反应频率的刺激,可分为:
(一)依功用分
1.正增强物(如果一种增强物是某一特定个体所喜爱的,一般人会追求)
2.负增强物(如果一种增强物是某特定个体所不喜欢或者厌恶的,一般人会逃避)
(二)依本质分
1.基本增强物(是人类满足生理需求的必要对象,与个人健康、种族存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从属增强物
3.概括性增强物
(三)依内容分
1.消耗性增强物(如果一种增强物使用后会逐渐减少或者消耗掉)
2.活动性增强物(休闲活动,如野餐烤肉)
3.操弄性增强物(如电动玩具)
4.拥有性增强物(如香水、手表)
5.社会性增强物(如抚摸、拥抱)
(四)依主体分
1.外在增强物
2.内在增强物
增强物的价值并非固定恒一,常常因人、因时而异,因此在做出行为改变方案时要先考虑增强物的选择。
(一)考虑拟改变的对象
由于个体不同、嗜好相异,对于增强物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应用时应考虑增强对象的年龄、兴趣等
(二)考虑拟增强的行为
行为目标越具体,训练越容易着手,在叙述增强行为时应少用意义空洞的字眼如了解、欣赏,而多用意义确定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