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 通常都会在吟诵抒情类为多的《唐诗三百首》作品后,再吟诵些豪放词,主要以毛泽东诗词作品为主,往往起到情绪均衡效果,吟诵完之后,精神也是非常爽健的。
今天用粤语吟诵灌录《念奴娇·井冈山》,当吟诵到“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时,这个“死”字令我犹疑,在儿时印象中,这个字是有两个发音的(见图片粤语注音),但是在这个语境当中,如果是发第二个字的发音,就会产生歧义,变成了粤语的”狗屎”发音,非常不雅。

到底要念哪个好,便翻查由詹伯慧主编的《广州话正音字典》,这个权威的版本只有一个发音,就是读第一个。为了保险起见,我再网络上查找香港话的发音,也和詹老先生的一样一个发音。

无独有偶,今天下班车途中欣赏昆曲《牡丹亭》,其中一个名主角是单雯,在听到第三折“寻梦”的时候,【江儿水】…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死”字念作粤语的“屎”音,记得昆曲起源于苏州昆山,但其语言并非完全使用苏州方言,而是以中州韵为语音基础。
而粤语又与中州音(即宋代官话)存在历史渊源。中州音是北宋时期以开封方言为基础形成的官方语言,而粤语保留了部分中古汉语特征,尤其在声母和声调方面与中州音有传承关系。

小时候在街头巷尾(老家是接近广州市荔湾区),经常听一些街坊在轻松搞笑的时候会说一些比较诙谐的语调,说什么“死比你睇”“死人头”,这里“死”字粤音都可读“屎”。
希望粤语语言专家在看到这一篇短文的时候,提出更深入的指点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