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里赏杏花。
欢声笑语遍山野,像杏花满枝头,大家都很快乐,自己也是,一样地欢唱,兴奋,由衷的,那一时竟快乐到了极致。
感慨幸福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易得,何苦还要好高骛远地追求其它,那些虚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或人或事或非人非事。
又庆幸满目疮痍的心,灵魂深处,还能为一树花开所动,多少有些安慰。
毕竟,死过的,终会再活回来,随着生命的季节变换,万物都可复苏。
回来的路上,赏花的激动和喜悦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就像赶赴了一场饕餮盛宴,大饱口福之后,也就索然无味起来,意兴阑珊,昏昏欲睡。
环顾四周,一切都还是往常的样子。
倦怠之后,提起精神,再去寻找另一种色彩。
只要用心寻找,不难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小确幸。
快乐就像一朵朵浪花,此起彼伏,但都很短暂,很轻微,翻不起惊涛骇浪。
那些不快乐也是对应的。
这种周而复始,就成了生活的常态。
但无论是快乐还是不快乐,都是每天新鲜的血液,浸润着随岁月日渐枯槁的容颜和心灵。
在生命这条轨道上,就这样从这头走到那头,无言得失、意义和价值。
越来越体会到,快乐就是思维的快乐,想着很快乐是就是真的很快乐。
说它是阿Q精神也好,臆想也好,如若总能这样想,只要没有到了病态,没有影响到他人,一切都会简单得多,所有那些能左右心情的万物,比如天气,世事等,就都会受自己的心情左右了,何乐而不为。
经历中,有两种不同的快乐,一种是浅层的,初级的,感官的,一种是深层的,高级的,心灵的。很难说哪种才是自己更需要的。
但有时又觉得那种感官的快感是多么短暂,很快会变成一种空虚感,而心灵上的快感相对来说则更震撼些,持久些。
人的需要正如马斯洛的金字塔多层次理论,底部是生物性的需要,中间是社会性的需要,顶端是精神性的需要。
或许比这金字塔还要复杂得多,不光是多层次,还是多方位,多维度,多时空,并且不同的人不一样,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又不一样,变化无穷。
其实人的需要应该是没有低级高级之分的,或许是从下到上,或许又不是。正如有些人穷困潦倒,却直接到了最高层,又有些人一生都满足于生物性需要,就算爬到楼顶看看,也是不等领略风景就执意要下来。
喜欢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面都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唯有如此,生命才可有活力地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