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本人最近阅读《冷暴力》的读书笔记,会根据阅读进度更新。
如果让我回答谁能把一个孩子伤的最彻底,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的爸妈。
朝夕相处的生活让他们把你的一切秉性都摸得一清二楚,只有他们知道你最隐秘的伤口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中伤你能一击致命,而往往,这些话在外人听来只是非常普通的只言片语。
冷暴力不只是冷战这样简单,一切对人格的侮辱、让人寒意顿生的嘲讽、甚至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都可以称为一种“冷暴力”的形式,而这些行为在家庭中出现的频率是众所周知的高。
它们就像一根根刺,用嘴为帮手,深深扎进受虐者的心里,来自你最亲密的那么两个人。
我的大学同学曾跟我说过他的妈妈。
小学没有毕业的农村妇女,对于成绩有着病态的执念,要求孩子每次考试必须是第一名,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便是一顿收拾。
小学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他失误没有拿到第一,回到家,他妈妈站在门口,拿起书包就朝他的脑袋砸,然后是无休止的暴力打骂。高考结束后,他所在的小区给当年高考的孩子奖励,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都有钱拿,本来他的妈妈非常高兴地参加了这个活动,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考的还不错,应该是第一名了,结果到了宣布领奖名单的时候,他不是第一。他说:“我当时立刻看向我妈,她的脸一下子就垮了,我的腿都凉了。”
这种偏执的冷暴力,他自开始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承受,一直到高考结束。他说:“我觉得我妈像一个雷,第一名可以给她泼一盆冷水,第二名就是给她扔一个打火机,而且最可怕的是,我现在觉得我的孩子也必须得考第一名。”
我一瞬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以下为《冷暴力》“家庭中的精神虐待”篇的摘抄
(1)为人父母者手上握有逆来顺受的生命可供羞辱,正如他本人曾经或持续遭到的羞辱那样。孩子的欢乐令人难以忍受,无论孩子做什么、说什么,都必须遭到刁难,他们得偿还父亲或母亲所受的苦。
(2)操纵子女非常容易。子女会帮所爱的人找借口,他们的忍耐没有限度;对于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都能原谅,并把过错转嫁到自己身上。他们想要知道,也试图去了解,为什么父亲或母亲会那样痛苦。以受苦作为要挟是常见的操纵孩子的手法。
(3)尽管只有受虐者感到精神虐待,但其伤害是真实不虚的,但是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顶多是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态度或言语。人们会说,是孩子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然而,他们想要压制孩子的意志是真实存在的。
(4)在某些家庭,没有爱是一种系统化的虐待,重击着孩子,使他生不如死。那不仅是缺乏爱,更是有计划的暴力,孩子不但要忍受,还会将其内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转为自我伤害的行为。
(5)由此形成一种荒谬的循环:父母责备子女笨手笨脚,反会使他们更不灵光,距离父母的理想越来越远。孩子不是因笨拙而被贬低,而是因被贬低而变得笨拙。拒斥他的父母总会找到理由(尿床、成绩不好),来为这股暴力倾向开脱,然而暴力的成因在于孩子的存在本身而非孩子的行为。
(6)某日她发现一封母亲生日那天她写给母亲的信。信被钉在母亲的衣柜上,日期下划了线,空白处潦草地写着:“晚了一天!”艾瑞儿只能说:“我做什么都不对。”
(7)精神虐待会对家庭造成可怕的伤害。它会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侵蚀感情和人格。施虐者隐匿暴力的手法常常十分高明,他们甚至会被当成善良的人。这种有害身心的过程会在第三者加入时更显得扭曲,那通常是父母中的另一人,他/她也会不自觉地遭到控制。
我在亿亿万万对父母中选择了你们,打算把我生命中的一切和你们共享,打算向你们袒露我所有的弱点和失败。却没想到给你们提供了伤害我的便利,本来我是想挑选两个可以保护我的人,让他们小心翼翼的保护这些伤口。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好好跟我说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请你跟我好好说话。
希望我们都能努力地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