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组织这么多年以来对我的栽培,和领导们对我的爱护。也正是在领导们的悉心关怀下,才有了我现在的成长。
坐在这里发言,心里是很紧张的,因为我知道我所做的成绩和在座的不少村官朋友们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的,希望大家多指点。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在入职时接受的培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参观我县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参观完之后还有机会和前辈们互相交流。当时我就考虑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完成的使命是什么,作为一名村官,我的目的是什么。创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因为我本身就出自农村,我比较清楚身边农村的现状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收入问题。带着这些思考投入到了工作中。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切都是懵懂的、陌生的,写材料、做宣传、整理档案……真正实质性的工作都还没有接触,这些已经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了。
在工作之余,我一直保持着创业的念头。经过了2014年的准备,在2015年春天,我决定用自己家的土地先做实验。在网上购买了8000棵树莓苗,种在了家里的四亩地上。这一年,我深切的体验了农业的不容易,从种树到浇水再到耪地、打药,每件事都是我和家人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能体会村民向土地要生活的不容易。累没少受,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到了秋季,树苗的成活率只有一半。按道理讲这个树莓成活率是很高的,而且抗性好。多方联系和打听,最终确定是在网上买的树苗有问题。当时我和网上的卖家联系后,对方态度不错,答应第二年把苗木补齐。
临危授命,用“实用”成就“作用”。
2016年元旦刚过,九神庙村老书记因为个人原因,提出了辞职申请,经过镇党委开会研究决定,任命我为九神庙村的代理书记。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为了使这个新上任的“掌舵人”得到全部党员和村民的认可,我当时可以说是彻夜难眠,思来想去只能从如何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着手。
九神庙村是付营子镇的贫困村之一,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大棒子”和外出打工为主,因此,只有建立一个主导产业才能真正帮助农民致富。
正值此时,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到了九神庙村,省直的扶贫工作组进驻九神庙村。我准备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开致富之路。
我即刻召开村两委与驻村工作组接洽会议,商讨如何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一次次的商讨、一次次的推翻,到镇里了解扶贫政策、到县里寻求项目帮助,终于争取到林业局的免费种植果树的项目,并找镇党委帮忙找专家进行水土、气候分析,幸运的是九神庙的荒山适合果树的种植,确定了东坡种植苹果,西坡种植大山楂的整体布局。
为了充分激发村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吕坤身先士卒,准备在九神庙村流转部分土地率先栽种果树。
吕坤与该镇的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共同在九神庙村12户贫困户手中以每年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15亩山地,并且全部都种上了苹果。在他们三人的带动下,村里的村民也都纷纷进行了果树种植,在这个春天,九神庙村的产业转型升级顺利完成!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利用率,当年他们在树下又发展了矮杆谷子种植。雇佣村里的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干活,工期结束算下来,贫困村民每人增加了500元左右。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的时候,他们心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路,争取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经历了两次创业,虽然在经济上没有增加什么太多的收入,但是却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想的多,做的少就容易迷茫。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或者前景了才去做,可能是我坚持了就会看到希望。而且在这创业的几年中,也获得了不少参加培训的机会,让我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把自己做的事和别人做的事有个对比。我也深刻认识到,村官集体是很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只要咱们努力的话,还是可以给职业生涯中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记忆的。
和大家再聊聊当支部书记的经历。我被镇党委两次任命为村支部书记,虽然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上任之后,无疑是感到巨大压力的。咱们在村里,毕竟不是本地人,认识的人少,很多事情只能依靠两委班子的成员共同完成,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多注意班子团结。凡事少做主,多学习。
有时候有种感觉,不需要去适应这个岗位,事赶事的,根本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推着你就往前走了,慢慢的就习惯里。
我记得年初的时候,接过一个电话,也是一个村官,问我,她们那镇党委也要任命她为支部书记了,要不要答应呢?我当时就劝她,为什么不答应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啊。这个岗位上就会接触很多以前没有接触的人和事。
第一次在九神庙的时候,因为当时村比较小,事情不是很多,当时就主要精力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事。这次在凡西营村担任支部书记以为有上次的经验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三月份一件事让我转变了看法。
凡西营村北沟有一个电厂的储灰池,电厂把这个储灰池卖给了一个企业,也就是现在的亿丰建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粉煤灰加工。
三月初村民和村里的亿丰建材有限公司发生了纠纷,村民拦车给企业造成了十几万元的损失。当时我赶紧将这个情况上报镇里主管企业的领导,然后又组织村民进行座谈,听听他们的诉求。最后再找企业协商,看看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并且不和村民太僵持。来来回回协商将近半个月才将矛盾化解。村民保证不再拦车,企业那边对路过村里的车辆加强监管,放慢车速,争取给村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扶贫工作,主要是为迎接市里扶贫验收工作做准备,我在村里调动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整理扶贫档案,后来凡西营村代表付营子镇很出色的接受了市里验收组的考核验收。还有就是,最近连降暴雨,对村里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户玉米全部倒了,还有八个大棚被淤堵。我第一时间来到村民中间,把灾情统计,上报民政部门,争取受灾补助。
工作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现在村里面面临换届选举,将村里的陈欠帐还完,村里就没什么钱了,还有很多日常开销没有着落。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村里的电费问题头疼。
农村工作就是纷繁复杂,毕竟一个村,上千人,大大小小的事很多,但是也不是一点头绪没有。每到 一个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个村的工作最难做,比xx村难多了。实际上呢,我倒是觉得农村工作是最好做的,村民们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喜欢寻求帮助,经常会有人来村部申报低保、大病救助、危房改造、上大学补助等等,一一给村民们讲解清楚,咱们要做的就是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解答,能帮忙的,尽最大努力帮忙把事情办好;超出政策范围的,给他们解释清楚就好。我相信努力的价值,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一句话,留给各位共勉: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