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寻找同类的过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也有许多称的上是“朋友”的人。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与我在人生的岔路口走散,好不容易可以一起吃一顿烧烤,却是相对无言,尴尬的沉默。无论从前多么亲密的伙伴,只要隔了一两年的时间,就没有办法向从前那样亲密无间的谈话。
你会发现,在不断走散,又不断相识的过程中,当我们蓦然回首,那人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那个人了,而记忆又总是被时光掩埋。
故事当然要从头说起。
小学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朋友,暂且叫她A。我与A至少有六七年没有联系过了,如今她只静静地躺在我QQ联系人的一角(那时还没有微信),我们也沦为了“点赞之交”,偶尔通过她发的照片来了解她生活的现状。在我的记忆里,从小A的性格就是随心所欲、大大咧咧,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主持、唱歌、跳舞样样在行。据我所知,后来她学了艺术,生活过的很精彩,是我羡慕的模样。依然记得当年小小的我们一起学琴、一起学跳舞、一起坐在台阶上吃甜筒的模样。很惭愧,“艺术细胞”这个东西并不是谁都有的,我当年学的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而A做的一直都很好。
我们友谊的记忆停留在了初二,确切来说,升初中以后由于课业加重,我们就很少联系了。并没有什么争吵,我们去了不同的初中,生活的轨道也就此分散。
整个初中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朋友,我们叫她B。她也是最让我纠结的朋友,典型的上课不听课,成绩却好的要命的“学神”。每周的周五放学后,就是我们出去疯玩的时候,学校周边的快餐店、冷饮厅、我们两家之间的街道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当时流行MP4,我们经常一人一只耳机,听着林俊杰、孙燕姿、五月天……走过一条一条的街道,谈着天说着地。青春期小孩的思维总是天真又不可理喻,年少的我们曾经许诺,以后我们俩谁结婚,另一个人一定要到场。多年以后的我每次回想这句承诺,纵然觉得当年的我们有多么幼稚,也不禁有泪水沾湿了眼眶。
我们俩上一次见面是5月在哈尔滨的五月天演唱会。之前她微信问我要不要陪她一起去看演唱会,我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自从高中毕业,我们有整整两年都没有联系,原以为时隔两年的再次相见会使我热泪盈眶,结果却没有,只有故作轻松的调侃来掩饰内心的紧张;原以为晚上相处在同一个房间里的我们会有说不完的话题,结果也没有,吃完宵夜早早的睡了觉。我们的生活最终还是越来越远了。
高中和大学这几年是我性格转变最大的时期,我变得开朗了许多,也自信了许多。高中的伙伴许多至今还联系着,我们有一个五人小群名曰“精神病院”,而我有幸获封“院长”,有事没事在群里聊聊骚,寒暑假聚一起吃个饭、唱个K……偶尔怀念一下高中传过的纸条,一群二次元少女的快乐总是很简单。
我不知道我身边的这些人在五年、六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后还会不会与我结伴而行,不过现在的我有你们足矣。
愿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有人和你并肩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