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秋叶写作训练营里面学习,第一课学的是框架式写作,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一种写作技巧,特别是在读《写作七堂课》的时候,这种感觉一直困扰着我。这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懒惰的,都想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好能够马上见效,立刻解决,而不愿意慢慢积累搭建体系。所谓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在短期内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忍不住翻到书的最后面看答案,一看答案感觉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了,各种定理和公式在大脑里仿佛活跃起来,但是换一道题又不会了。这就是具体方法的局限性,它只能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未来的新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遇到一个问题找一个方法,而不是在一个系统下随意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的方法就是一个个颗粒,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解决问题的效率非常低。如果想要一路通关打怪,最终升级,只能放弃对具体方法的探究,而是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这就是框架。
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它能够让各种知识点和概念产生联系,并且按照知识的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知识能够解决不同的问题。有了知识框架,我们就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归类,让知识框架来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写出来,就成为一篇文章。我们看到的那些自媒体大号,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具有说服力,能够让我们学到东西,都是因为他们有知识框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没有知识框架的人来说,看到的就是别人知识的外露,就是一个个知识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评论时只是叫好,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于是也容易被别人的观点裹挟。
知识框架的搭建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我们可以按照WWH的模型进行搭建,就是常说的what,why,how结构。先搞清楚概念,然后搞清楚为什么,也就是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功能,没有它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最后是how,怎么去做,也就是具体应用的方法。基本上所有的领域都是这个套路,比如保险领域,首先要搞清楚保险的概念,什么是保险?保险的分类?然后去搞清楚保险的功能,比如规避健康风险,规避财产风险,养老风险,资产保全,资产转移,资产传承等等,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保险?最后再去探究怎么购买保险,购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框架需要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才能逐渐完善。如果目标不明确,而是单纯地凭兴趣学习,终究会半途而废。因为没有目标就不可能用理性判断规划路线,没有办法看到自己具体欠缺的知识点,而是用"不适合"、"没兴趣"来安慰自己。比如想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那么我们想通过自媒体写作来呈现和通过线下面对面服务来呈现,所需的学习路径是不同的。自媒体写作就需要研究如何在线上扩大影响力?如何引流等等。而线下面对面就需要研究如何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说话能力,演讲能力,线下活动策划能力,搭建人脉等等,目标明确才能有长远打算,才能有的放矢,有所取舍,不至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因此,所谓的框架就是一种系统思维,用时间的持续投入完善知识体系,然后用完善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