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送午饭来店里的时候,我刚刚跟我的八十多岁爸妈通完电话。在父母殷切的语气中,我一再强调说学校要到端午节那天才放假,届时一早就携夫带女回去,总算是乐呵呵的挂了电话。
先生刚刚落座,身上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婆妈打来的。婆妈最近因为大姑姐身体有点小恙,就去了她家帮帮忙。今天星期六,知道儿子孙女都在家,准备回来唠唠嗑。先生说:“马上过节了,老妈刚刚打电话说我们端午节都忙,她想回乡下一趟。其实还不又是想到老爸坟上看看,跟去世三年多的父亲聊聊天。这么几年了,为啥就放不下”?看着先生自顾自的硬着说,知道他心里也是极度思念的,只是在母亲面前装着坚强罢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才更懂得那个“疼”。“父亲节”“端午节”在这漫天雨水的黄梅季节里驻足,我却看到先生常常莫名的叹着气,还时不时的骂上一句“这鬼天气”!
公爹走了三年,婆妈在我们姐弟三家随意住。因小弟在安庆,隔江渡水离得远,再说那儿人生地不熟。白天小弟夫妻俩一上班,想说个话唠个磕的人都没。即便小区里老人不少,可以在一起闲唠,但安庆那浓浓的黄梅调调,真正要融入婆妈的日常口语中,也还是有点生拉硬扯的。因此,婆妈在我和大姑姐这边呆的时间相对多一点,毕竟家里的亲朋好友都相隔不远,常常见面聊聊天啥的,这样无形中可以减轻婆妈,几十年未出远门的习惯和对公爹的思念。即便这样,婆妈还是会隔三岔五回乡下去看看。自然先生每次都是陪着回去。哪怕每次回去也就在她与公爹两个人共同建筑的老房子里外转上几圈,傻傻的呆上两个小时,她也愿意承受来回晕车的折腾,回来后一段时间里她心都是踏实的,安稳的。婆妈常常跟我们说,不知道咋回事,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想回去,也知道父亲不在了,但就是想回去看看。她说一推开老家大门,时间就回到了从前,摸摸老爸穿过的衣服,坐他坐过的桌椅,看着他栽的桃子、板栗一茬一茬的开花结果,常常黯然神伤的默默叨唠着那句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人不如物,人不如物…”哦!
公爹在世时,逢年过节头两天就开始打电话,问我们过节有没有空回去?先生是老师,自然节假日都有空,我则是经营服装行业的,逢节假日就更忙。公爹知道我忙,但挂电话前总不忘补上一句“小萍也一道回来么”?说实在的,有时候实在想吃二老做的美味,我也顾不了每天的房租费,毅然一起打道回府!还未到家门口,老远就闻到厨房里飘来诱人的香味,我们总是直接从厨房门进去,婆妈正在灶上热气腾腾的忙活着,公爹则瞄着身子在灶下适时添着柴火呢。灶里红通通的火光,照着他也是满面红光。一桌子美味佳肴总是让我们来不及喝口水就直接开吃,真是比馋猫还馋。婆妈笑着说,你爸爸知道你们要回来,早上五点钟就骑车去街上买菜,都是拣你们喜欢吃的买,贵不贵就不管了,我今天也可以跟着你们后面沾沾光,开开荤。正说时,老爸发话了“哪来的许多闲话呀,来,把酒杯摆摆好,都陪你喝几杯总行了吧,哈哈…”“哈哈哈…”满屋的笑声和着菜香酒香味,在瓦隙间门缝里飘了出来,越过门前的桃树,屋后的板栗树…
先生出店门时,我跟先生说,端午节把老妈接回来,我来掌勺,一大家子开开心心在一起过节,到时候一起陪老妈喝上几杯!先生开心的应着,脚步也轻快起来,此时雨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