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以后,炙热的阳光余晖照耀着周遭。我从室内走出来来到马路边上,感受陌生的故乡环境。
远处天空挂着多彩的晚霞,太阳被建筑遮挡了面容不见了。空气中像雪花一样漂浮的杨絮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把目光收了回来。杨棉絮是这个时间在飘吗?多年没有在老家过夏天的我已没有记忆了。它们在空中已经连续飘零了接近一周的时间了吧?怎么还没有结束的样子?看着这让我疑惑的杨棉絮,心里感触对故乡是即熟悉又陌生了。
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掺杂的各地的口音。入乡随俗,作为本地人的河南话在本地自然无障碍交流。还为彼此交流无形中增进了距离。面对不同祖国各地的外来人,普通话的应用又必不可少。使得人在这两种情形下不停的切换语言表达。像夏天的风一样,事儿有、事儿没有。
这两天气温回升了一些,然而一下雨之后的天气让人立刻就要加外套。这两种气候之间的转换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真的是进入夏天了吗?为什么还会这么冷的感觉?这是什么道理?
是我以前从没有如此细致的体会,还是因为我没有认真的对比?为什么回到了温暖的故乡而又被故乡的冷空气洗礼。
故乡的5月是炎热的,是有槐树花儿盛开香甜的味道。是有收麦子大汗淋漓的畅快,是有一家人齐心协力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快乐。
站在十字路口看着远处夕阳渐渐西下的样子,我溜达着回去屋里。麦子快熟了,每年5月底麦忙的时候就快到了。
故乡的感觉在日常琐碎中,唤醒和加深着我对她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