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好好反思一下一直以来我是如何做决策的了…
人们对某件事的判断与决策是基于对这件事的认知和知觉,然而人的认知和知觉往往是不准确的,它是可以被操控的,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来操纵别人的选择,或者避免被别人操控。
要避免知觉偏差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如果你有这本书的封面,你可以看一眼封面上的图片,是否能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大部分人要经过四次以上的观察才会发现,其中有一张牌的牌面是由三个黑色的心形组成的,而扑克牌中其实是没有这种花色的。
我们的知觉常常被各种因素欺骗,从而产生不协调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被归结为四种:支配、折衷、分裂、再认。
支配反应是由“知觉性否认”引起的,比如当看到那张黑色心形牌,如果你潜意识里认定这是正常的红桃,此时因形状占支配地位故颜色被预先的期望同化了;
折衷反应比较奇特,比如这里颜色可能被折衷,有部分被试认为他们看到的是紫色的牌,而不是红色或者黑色;
分裂反应则导致被试在认知上出现崩溃,不清楚他看到的是何种东西,甚至不能判断出特殊牌的颜色;
再认反应是指被试明明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反复观察都说不出问题所在,只是觉得那张牌是正常的牌被倒转了。
这些结果都表明,建立在过去经验和当下情境上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知觉。
知觉的本质具有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和动机因素。
根据大量选择性知觉实验,“认知不协调”理论被提出了。它认为,当人们同时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想法时,他们就会处于认知不协调状态。而人们会尽一切可能减少认知不协调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认知不协调的情况。例如,当你因为某种“情怀”买了某样东西,但可能这个东西其实质量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性价比也很低。这时候,你就会放大情怀的意义。你可能会觉得即使是这样,买它也是值得的,因为买的是情怀!
“自我知觉理论”。这种理论大致是说,人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感受,而需要外部引导来认识。 学术界目前仍然无法证明哪种理论一定是对的,通常认为它们都可以解释,但是多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解释。
认知不协调对我们的很多决策与判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引发不协调的情境必然出现在决策前或者决策后。决策前的不协调影响的是人们所做的决策。
决策后的不协调是由已经做出的选择引起的,增加或者减少这种不协调会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比如,实验证明,当选民们把票投给某一个候选人后,他们就会愈发觉得自己选的候选人比别的候选人优秀,从而做出更多支持自己候选人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