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惊蛰,马上就是春分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八正之一。春分时,昼夜平均,阴阳各半,寒暑平分了。因而,春分时节的饮食,也须格外小心,要保持寒热均衡,忌大热、大寒之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洪均教授,给出的饮食建议如下:香椿最宜,米酒小酌,粥饭加山药。于平日的饮食中,注意调整一日三餐,即可以调理身体,也能起到食补的作用。
根据张教授的建议,初拟以下春分时节的食单。
主食:山药小米粥和小米南瓜饭
菜品:香椿摊鸡蛋,香椿芽拌豆腐
汤品:莲藕花生米红枣煲山药
甜品;红豆沙醪糟圆子羹
这个春季食单,都是家常容易烹制的,因为搭配合理的家常便饭是最好的保健品。
香椿,从三月中旬市场就可以看到了。香椿有有青芽和红芽两种,北京的香椿都是青绿色的,红芽的香椿大部分来自广西和湖南。爱吃香椿的人都知道,青芽的香椿香味浓,红芽香椿的香味要略逊一筹。
用香椿芽拌豆腐,最好选嫩而香的青芽,豆腐用当日做的老豆腐口感更佳,调料只要放进盐就可以了,吃的就是香椿的味道。
香椿摊鸡蛋,两个品种的香椿都可以,这个菜是北京人春季最家常的菜了。
酒酿,是江南特有的一种米食,当有客人来家里串门时,主人就会端上一碗酒酿,里面放个鸡蛋,这样的待客之道,尤其在江浙一带的乡村,更是如此。
我们家每年冬季都会做酒酿。和超市买的酒酿不同,家里做酒酿不用糯米,普通的大米就可以,然后加酒药,包上个小棉被,放在暖气片上两天,就可以吃了。
酒酿的发明,可能是怕吃不完的米饭馊了吧,于是老祖先们除了用米酿酒,还会用半发酵的米来做点心。
好吃的酒酿味道纯厚,米粒之间是团在一起的,就是放入开水中,也不会打散。煮酒酿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浓郁的酒糟味道就煮飞了。
酒酿有很多的吃法。除了上边提到的和鸡蛋一起煮,在小院还有一种吃法,特别受到朋友们的喜欢,那就是红豆沙酒酿圆子羹。
做这道点心,需要先把红豆沙馅准备好。现在家庭做红豆沙比较简单,把红豆用高压锅煮熟,再放进料理机,就可以打出很细的红豆沙了。
还需要准备的食材,就是糯米粉了。需要在做这个点心之前,加水活成糯米面团,面团的表面要光滑才好。
红豆沙酒酿圆子羹,可以是餐后的甜品,现做现吃味道最好。先在开水里加入适量的红豆沙煮开,加入酒酿,再快速的加入已经用糯米面揉好的小圆子。加入酒酿和小圆子的时间要非常短,时间长了,味道就不香了。
上桌时,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加入适量的白糖。稍微甜一些的味道会更佳。现在是初春季节,为肝气旺盛的时候,容易出现脾胃虚弱,如果食物甘温,就利于养脾。这道甜品中加入红豆沙,不但口感和色泽都佳,在营养上也有很大的加分。
古时的人们认为红豆能够防疫,就会在端午节的粽子里加入红豆。而现代医学认为,红豆中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B。
莲藕花生米红枣煲山药,花生米也是主要的食材。经过炖煮以后的花生,不但口感很糯,而且特别香。
花生在中医的眼里是长生果。在医书中用花生做处方,就是治疗咳嗽痰喘,因为食花生后咳痰是更滑而爽了。
汤中加入的山药和红枣,更是这个季节要多吃的了。煲汤时,这两个食材要后放,尤其是山药,要在上桌之前的十分钟左右再放入汤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天时可以避邪,吃应季食物可以养生。春天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肝在五味中为酸,因此,我们在这个季节的一日三餐安排,要多食甘辛味食物,少食酸味之品。在食补的调养中,选用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材。
我一直以为,食补比药补更适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既需要诗和远方来陶冶我们的精神,也需要日常的柴米油盐来滋养我们的身体。因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只有良好而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让我们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很多梦想,并能享受每一个生命的当下。